马敏:通古今之变化 发时代之新声
——深入领会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
2019年02月12日 08: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2月12日第1630期 作者:马敏

  2019年1月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来贺信,热烈祝贺该研究院的成立,并向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贺信高屋建瓴,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如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深入开展中国历史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深刻论述,同时对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历史教育和历史研究的高校教师,我深受鼓舞和启发,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深刻理解这封贺信的精神实质,担负起我们为人民著史、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一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历史,鉴古知今,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深刻认识历史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历史思维的培养,认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从司马迁著《史记》到班固修《汉书》,及至整个二十四史,中国历来有修史的传统,也最为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学史明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更加需要“以史为鉴”,“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把古与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贯通起来,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真正像司马迁所说的那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二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的论述,着力提高历史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一切社会科学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只能在历史的积累中前进;而研究一切社会科学和人类社会现象,只有具备历史的眼光和历史的思维,才能形成思考的穿透力和厚重性。历史思维,说到底是一种纵向思维的能力、言必有据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自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中国是观察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和基本出发点,“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历史既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的昨天,才能正确把握中国的今天,从各个学科全面阐释中国的发展道路,这也使历史研究构成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亟须加强历史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以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为基地,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加强中外学术交流,“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三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指导思想。迄今为止,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发展作出了许多最科学、最彻底、最深刻的阐释。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遵循,我们才能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把握历史大势,揭示历史规律,提升历史研究的整体水平。近年来,我国史学研究领域人才辈出,成果丰硕,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主流,是大趋势。与此同时,史学研究又的确不同程度地存在碎片化、表面化、片面化现象,题目和研究往往偏于过细、过小、过窄,缺乏真正的问题意识,缺乏理论的高度与思想的深度。为此,我们亟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古今之变化,发时代之新声,增强新时代历史研究的责任感、使命感,以鲜明的时代意识和问题意识,关注历史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趋势,加强历史哲学和历史理论的研究,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推出一批学风纯正、具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历史,传承中国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历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