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英:深圳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典范
2019年01月08日 08: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8日第1611期 作者:赵剑英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桥头堡。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排头兵”和“试验田”,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从边陲渔村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 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经济特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优异成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视察深圳,充分肯定深圳的发展成就,指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深圳,他在这里庄严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他要求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并发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2018年10月24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深圳并强调:“实践证明,我们走改革开放这条路是一条正确道路,只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再接再厉,必然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深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的光辉典范,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40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转变,深圳始终是这两个转变过程的探路先锋。深圳用事实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关键阶段遇到的“姓资”“姓社”的疑问,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圳用铁一般的事实诠释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二是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深圳的发展离不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深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同时也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自身发展,让科学理论在这片改革开放的沃土上开花结果。可以说,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伟大力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共同富裕、人民幸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每一条具体内容,都化为深圳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并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

  三是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系列制度和体制,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促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制度和体制。深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土地使用权拍卖制度、商事登记制度、特区立法等方面作出诸多有益探索,为相关制度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济体制、法律制度、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举国体制”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集中精力办大事”取得的成果,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优势,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四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就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可以说,改革开放的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而改革开放的精神就是改革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精神。深圳精神和深圳观念特别是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精神和“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放包容态度,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可以说,深圳独特的文化,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凸显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深圳不仅是中国发展最好的经济特区,而且在世界经济特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英国《经济学人》评价道:“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深圳用事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论证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的正确性,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正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重视,越来越成为国外特区建设的有益参考,深圳吸引越来越多的政要和专家前来“取经”,学习办经济特区的经验。同时,众多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海外人士也纷纷来到深圳这块“试验田”,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密码。可以说,理解了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就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改革开放40年再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将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继续航行。深圳经济特区将继续扮演“先行者”“尖兵”的角色,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深圳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典范的美好篇章。

  一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深圳时指出:“深圳要扎实推进前海建设,拿出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深化深港合作,相互借助、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前海承担着自由贸易试验、粤港澳合作、创新驱动等15个国家战略定位,是“特区中的特区”,正成为带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强劲引擎。构建“大前海”发展格局,大力拓展对外合作新通道,推动自贸片区加快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进一步加强深港合作,与香港共同推动河套地区开发,加快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主动与澳门联手,开拓葡语国家市场。构建“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新载体,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体系。

  二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在营商环境、前海开发开放等领域推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深入推进自贸区改革试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创新人才公共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特别是着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强化产业、研发、市场、资本、人才等全要素协同,实施综合创新生态优化计划,坚定不移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深圳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逐步健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产业、投资、土地、财税、金融等制度供给和高质量的法治供给体系。深入推进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建设,全面提升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各领域质量,打造更具时代引领性的深圳品牌,做强更具比较优势的深圳制造。持续开展发展成果惠民行动,出台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供给,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率先构建全面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美丽深圳,打造更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推动城乡、区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文化创新发展2020”,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三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特区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继续推进作风建设,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加强精细化管理,细化城市管理的法规规章、开展城中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等,努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时强调:“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他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又强调:“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们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改革开放40年的基础上认识新时代改革开放,形成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科学思想方法。既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又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认清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