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提升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力的战略着眼点
2018年12月25日 08: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25日第1603期 作者:张一

  探究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战略着眼点,夯实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基础,是塑造中国良好国际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课题。

  扩充传播主体,构建多元传播主体格局。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需要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基本格局。首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一般来说,政府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主导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第一,政策导向。一个国家的政策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导向作用,无论是国际外交策略还是国内发展政策的制定,无不打上该国价值观的烙印,这也是国际社会认识一国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第二,对外交往。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大势所趋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每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这个大舞台,更离不开对外交往。一国的对外交往决定了该国价值观的传播范围和被认可的程度,进而关系到一个国家国际形象的塑造。第三,官方言论。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政党领袖在重要场合发表的重要言论往往包含着该国的价值观讯息。其次,着力发挥企业联通内外的作用。企业是价值观对外传播的重要纽带,发挥着沟通国内和国外的桥梁作用。再次,强化个人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个人既是价值观的传播者也是价值观的接受者,每一个人都会被打上本国价值观的烙印,因此个人不仅是一个国家价值观的缩影,更是本国价值观传播最直接、最基层的载体。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千差万别、各有特色,在此背景下,要保证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取得良好效果,需要从最基层的人才角度进行考虑。人才培养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与思想同发展,以此提高基层载体的国际传播能力,确保价值观的国际传播效果。

  充实价值观内涵,完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内容上既要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性;又要契合世界潮流和各国的发展趋势,兼具国际效应;同时还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发展要求接榫,彰显时代特色。其一,立足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彰显民族性。其二,着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国际性。其三,构建当代中国梦价值观,彰显时代性。

  运用媒介合力,打造内外一体化传播矩阵。一个国家价值观的传播不但要充分挖掘自身媒体的潜力,更要学会运用国际媒体的力量,如此才能在国际范围内开拓传播空间。充分整合多方媒体合力是影响国际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一是发挥本国媒体力量,打造传播矩阵。首先,中国媒体要走出国门,建立区域性、国际性、包容性的国际媒体网络。其次,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媒体必须积极学习新技术,构建新的传播系统。二是依托国际媒体平台,引导正向传播。西方的一些媒体已出现严重损害中国国际形象的舆论,它们阻碍了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抵制这些歪曲性言论,不能仅仅依靠本国媒体,更要充分运用国际媒体,引导国际媒体进行正向传播,塑造中国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价值观。

  把握传播规律,注重全方位动态管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价值观对外传播格局,必须强化价值观传播的过程管理,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还要建构效果评估体系,确保效果管理的高效性和持久性,以使价值观的传播产生持久影响力。一是强化过程管理,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首先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强化“对外传播无小事”的理念,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其次要发挥现代网络科技的作用,建设和完善大数据并加以科学利用。最后还要完善动态体制,推进国际智库建设。二是完善效果管理,构建效果测评标准与体系。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大数据体系,并重点加强对国际热点问题的动态分析与管理,构建反馈机制,结合实际进行及时调整,以提升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整体效果。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新型国际战略智库的建设,既要做好战略人才的储备管理,又要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提供智慧支撑。

  立足本国国情,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涉及的国家、地区和民族状况非常复杂,必须推动务实合作。首先,创新传播思路,扩展文化出口与交流合作。其次,拓宽传播路径,构建双向互动交流与多层互补机制。再次,驱动科技创新引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17BKS103)阶段性成果)

  (摘编自《理论与评论》2018年第5期,作者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基地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