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坚持文化自信 弘扬民族精神
2018年12月11日 08: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11日第1593期 作者:周玲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一个传承、吸收和借鉴的过程,也是一个改造、更新和超越的过程。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坚持文化自信。

  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根据新时代特点和要求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而且要开放包容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品格。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是由56个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拥有不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特色文化和思想意识。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有机整体,并积淀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民族精神,靠的就是这种开放包容的品格。各民族文化精神在交融、凝练、升华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有益于民族国家整体发展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最终形成一种被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所认同、所尊崇的精神。由此可见,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与生俱来的宝贵品格,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葆有旺盛生命力和不断发展的动力。

  开放包容意味着面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并不故步自封。一是不断学习,择善而从。人类文明是多元的,人类文化既有内在的统一性和相关性,又有地域的差异性和人种的差异性,这样世界各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历史传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离不开吸收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精神中的有益成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自觉地向其他民族学习,把其他民族优秀的东西与本民族在实践中创造出的东西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激发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力。二是平等相待,和谐共处。心相通,才能身相近。但在现实世界中,不同国家和民族情况千差万别,文明模式丰富多彩,价值理念多元纷呈,如何对待这些差异和冲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方应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同时,他强调:“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面对不同精神信仰,我们需要怀着开放包容态度尊重各国民族精神,多一分尊重,多一分思考,推动不同民族精神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民族精神交流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程中形成的奋斗、担当和献身精神。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伟大复兴,不怕流血牺牲的牺牲精神、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奋斗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体现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特质。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深刻的内涵,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最本质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道路和方向。因此,我们应当从三个方面传承红色基因。一是继承忠于信仰的民族精神。回顾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史,从大革命失败的低潮到最终夺取革命的胜利,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坚定而执着的理想信念,是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二是继承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标识。自建党伊始,无以计数的革命先烈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牺牲,谱写了一曲曲视死如归的壮丽凯歌。如今,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需要传承这种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情怀和气魄。三是继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讲到,“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既是党的作风,也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者的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革命斗志,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才赢得了胜利。在建设和改革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仍然是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动力。我们应当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在工作、生活和学习方方面面坚守奉行。

  在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进程中强调传承红色基因,就是抓住了民族精神的要义。但是,红色基因并非与生俱来,这就要求我们讲好红色文化故事。一是加强党史教育。用党的奋斗历程、党的崇高价值观凝聚人、感染人,确保民族复兴的事业长盛不衰。二是拉近中华儿女与红色历史文化的距离。借助课堂教学、实地参观考察、信息网络媒体等手段,使红色基因更好地走进中华儿女的情感世界和心灵深处。三是用党的理论为民族精神指引方向,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特别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强化向核心看齐的自觉意识,使红色基因更具时代性和生命力。

  正视全球文化冲突 保持中国文化特色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早已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潮流中。面对全球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交融,各种精神文化的冲突碰撞,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既能够吸收精神营养,又做到独树一帜,既注重辨识文化差异,又能够保持积极向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历史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绝对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外国的文化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更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突出中国特色,用我们自己的先进文化体系打造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世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坚持中国特色是由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决定的。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这里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并不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不同民族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源于中华儿女的伟大实践,扎根于中华民族这片沃土,从诞生之际就深深地烙下中国独特的标签。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不可能不受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国家利益所制约,不可能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不可能不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中华民族精神要在世界精神文明之林站住脚,就必须保持中国文化特色。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二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三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四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努力提高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以及全社会文明程度。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12BKS08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