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唯物史观意蕴
2018年12月06日 08: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6日总第1590期 作者:黄雯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生”,原指两种生物体互利共存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与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唇齿相依、命脉相连关系的生动写照,蕴含着新时代现代化发展的新内涵、新特征、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坚持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有机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从不脱离人类社会历史抽象地谈论自然,“自然并不外在于人类社会”。马克思立足于人类实践分析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活动及其影响,得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便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发展史这一结论。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要原因在于生产资料公有彻底铲除占有自然资源不公的可能性根源,人们平等享有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之争也因此不复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表面上看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之争不断升级使然。尽管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个人所有制并不具有现实性,但我们仍可从推动社会内部的公平公正、完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保障生态环境整体内部的和谐共生关系。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创新公有制实现形式,争取让更多人掌握和拥有支配生产资料的权利。二是以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为主要支撑,保障人们能够平等享有生态权利、公平分担环保责任和生态风险。三是搭建互动平台,与其他国家共同谋划全球生态治理规划和体系,在公平正义的前提下开展生态保护领域的全球合作。

  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生产力

  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社会的全面进步还需要在经济发展进一步提质增速、财富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得以实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定义了发展的新内涵,指出“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可化解的矛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生产力,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首先,自然环境作为生产力,表现为劳动资料。人类的生产工具、材料、能源、动力和信息载体等的发展,无不来源于自然。自然条件越优越,就越能提供优质的劳动资料。其次,自然环境作为生产力,表现为劳动对象。自然界是人类全部可能的劳动对象的总和,而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资金技术、科技人才,一些地方还可以发展旅游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后劲。再次,自然环境作为生产力,还表现为环境优劣直接关系劳动者是否拥有健全体格、良好健康状况。由此可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并不意味着停止发展转而全力保护生态。

  在增进生态福祉中促进人的发展

  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培养一种关心自然环境中所有生命的精神态度,而且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把相关任务、要求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结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丰富与发展。

  维护好人民群众渴望和诉求的生态利益首先是个共建的过程,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合力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为了顺利完成这些目标,我们既要最大限度激发民众的创造力、创新活力,积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也要通过对话、探讨、审议、协商等方式,使人民群众享有平等参与生态决策和获得决策影响的机会;还要借助社会道德建设的力量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宣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社会生态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凝聚起最广泛的生态共识与合力;更要推动人们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向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向转变,鼓励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学会欣赏和珍惜大自然创造的各种美。

  (本文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方法论研究”(FJ2018ZTB05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