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018年11月06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6日第1568期 作者:吴英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重新作出界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有助于澄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混乱认识

  首先,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实际上是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都处于社会发展的第二大形态上。第二大形态的基本内涵包括:在生产力层面已摆脱手工劳动和小生产的局限,代之以社会化的大生产,并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度人性化、个体性的生产迈进;在经济交换关系层面突破自然经济的局限,代之以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直至全球化的地球村交换;在人际交往关系和个性发展层面摆脱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代之以物的依赖性基础上人的独立性的发展,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三个层面的推进,都在为进入第三大形态的共产主义准备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属于马克思论述的第二大形态,而且是不发达阶段。因此,发展生产力、赶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乃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其次,在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不可能完全消灭私有制,因此实行多种所有制以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是我们在较长时间内必须实行的政策。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看,要消灭私有制,必须消灭脑体劳动分工。而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看,距离消灭脑体劳动分工还有很大距离。因此,目前中国实施的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是有其合理性的,它能够调动私营、个体、外资经营者的积极性,由此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消灭脑体劳动分工准备物质基础。

  再次,作为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第一要务,而市场竞争具有奖优罚劣和优胜劣汰的重要作用,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市场经济将是我们在较长时间内发展生产力的有力手段。当然,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是以货币为普遍交换手段的经济,但它也是进行社会主义调控的市场经济,是要努力避免出现严重两极分化的市场经济。

  最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是由党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一个后发国家推动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它是通过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力争避免付出资本主义所遭受的惨重代价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但是,中国是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状况下完成这种制度变革,加之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和脑体劳动分工的继续存在,使得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必须以最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旨归,科学把握尺度;既要以民生为目标,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又要以经济发展为目标,调动经营者、管理者、创业者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的创业热情得到充分发挥。

  有助于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努力方向

  首先,消灭脑体劳动分工是一个以生产力巨大发展为前提的自然历史进程。从当代西方社会的演进看,向着消灭脑体劳动分工的巨大迈进是以两个条件为前提的:一是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提高。二是现代化大生产对脑力劳动者的巨大需求。由此可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稳步发展生产力和现代化大生产,逐步创造更多的脑力劳动就业机会,将为消灭脑体劳动分工、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基础。

  其次,消灭脑体劳动分工是以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为前提的自然历史进程,逐步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物质和精神生产能力将是较长时间内应当着力的另一个关键点。从当代西方社会的演进过程看,劳动人口所受正规教育年限在几十年间有了一个质的提高,这为西方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随着劳动时间的缩短,劳动者就有更多的剩余时间从事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消除脑体劳动分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稳步发展教育,逐步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越来越多有脑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将为消灭脑体劳动分工创造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地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有了空前的提高。但是,消灭脑体劳动分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乃至共产主义过渡是一个自然历史进程。党和人民群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将有效缩短这一历史进程。这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奋进。

  (摘编自《理论与评论》2018年第4期,原题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本栏目由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