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峰:民众参与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价值
2018年10月09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0月9日第1548期 作者:梁海峰

  8月21—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一次重要会议。事实证明,党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继续凝聚力量,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任务。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强调,网上舆论工作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这次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管好互联网,做好网络舆论工作,将其变为“最大增量”,是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舆论是民众对于社会的“认知”或“意见”,是民众态度、情绪、信念等心理知觉的主观表达,是“社会的皮肤”。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舆论从产生之日起,就与媒介或媒体处于一种无法分离的共生关系。作为舆论的发声渠道、代言人或者认识方法,媒介对舆论的影响无时不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互联网成为舆论的重要媒介和舆论工作的主要阵地,这既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符合人与舆论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网络舆论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领域,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其领导权,使其成为团结全体人民,统一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树新风、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

  网络时代的舆论与传统舆论相比,展现出许多新特点。首先,舆论热点发生更快,生命周期更短。传统舆论的形成遵循一般的发展规律,即媒体报道引发民众关注,民众的关注让舆论升温,最后形成某种共识,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而在新媒体时代,得益于新媒体的快捷传播,某个事件经由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曝光之后,可以迅速在民众中传播开来,很快达到舆论的最热点;之后又会迅速冷却,被新的舆论热点所代替。其次,舆论传播媒介多元化。新媒体技术为每个人提供了信息平台,民众不仅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得各种信息,个人也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民众通过新媒体参与舆论,表达自己的个性,信息资源从传统媒介的手中转移了。民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开始以自己的意识筛选、传播信息,开始谋求和行使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民众越来越自觉地参与舆论引导,是网络时代舆论引导出现的新变化。

  民众参与舆论引导是创新国家治理理念的客观需求。“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治理按照政府干预的程度,从强到弱分为强制性、引导性、调适性和自愿性四种类型,舆论属于引导性的国家治理,具有强大的社会监督功能。从历史和现实看,最好的监督不是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而是广大民众的直接参与。新媒体给民众舆论监督添上了翅膀,赋予民众参与国家治理以巨大便利和“时效性”,民众所发挥的舆论监督作用也越来越大。

  民众参与网络舆论引导具有巨大社会效应与影响。大量的网络热点事件表明,资本固然威力十足,但民众参与网络舆论的力量更强大。毛泽东同志曾说:“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一定要去占领”。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面对纷乱嘈杂的舆论阵地,必须以主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话语权。”网络舆论的实情时刻警示着我们,在资本对舆论的控制日趋强化的当下,要切实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加强对媒体的监管。而在网络舆论工作中,“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依然是高效的。民众作为一支有生力量,在参与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在大是大非面前,只有立场坚定,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一边,才能发挥巨大的正能量和影响,保障党和国家舆论阵地的安全。

  网络不应当是别有用心者的造势场,更不应当是谣言的诞生地。具有独立判断、见解,客观、理性的民众个体在网络时代显得弥足珍贵。我们需要努力培养民众有理性、善思考的网络人格,以使民众逐渐学会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运用理性去作出分析和判断,逐渐形成健全且理性的主体意识。同时,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网络舆论平台,确保民众参与舆论引导渠道的畅通,不断传播社会正能量。最后,政府管理的行为模式应当与网络舆论环境适配。各级政府应当尽快转变“强抓硬管”思维,放低姿态,俯身为民,倾听民众呼声,杜绝推诿扯皮,及时疏导民众情绪,切实解决实际民生问题;用人性化、柔性化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矛盾,争取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让民众自觉加入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以期形成新时代网络舆论工作的新亮点。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