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辉: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的突出优势
2018年09月11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11日第1534期 作者:于国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围绕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的理念,首先需要总结中国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明确中国创新发展的优势所在,增强中国创新发展的道路自信,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只有在明确优势的前提下,找准问题,推进改革,久久为功,才能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创新发展的最大优势。“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够着眼于国家民族事业发展的全局,提出科技创新的战略决策和发展规划,并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落实这一规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的创新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善于调动各方面创新要素,共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凝心聚力。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新时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保障。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国家往往受制于相互牵扯的民主政治困境,难以在科技领域进行积极主动的规划和立法,而中国的政治优势则在创新发展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第二,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创业空间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的规模大小对于科技创新至关重要,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够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大的市场预期,进而带动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中国拥有13.9亿的人口总量,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更加重视产品的科技品质。庞大的科技消费市场,将为中国的创新发展带来强劲的需求拉动。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0024亿户,充分凸显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机会与压力并存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在努力探索战略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的方式,并展现出比某些外国企业更快的响应速度,这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又一优势。

  第三,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说到底是人的创新,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对于创新发展的可持续性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这将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人才储备。根据中国科协的统计,目前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已经接近1亿人。其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这是国内外许多人看好中国创新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我国还通过“千人计划”等项目引入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并致力于打造包容开放的宜居环境,为全球创新人才的集聚和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国的人才优势将在创新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第四,中国正在形成以改革创新为特色的时代精神。科技创新不仅仅需要自由探索的精神,更需要为了伟大事业去艰苦奋斗的勇气和毅力,这是中国科学家取得一系列成就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呼唤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爱国主义热情将继续在中国人的创新事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整个科教文卫事业都在致力于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要求正在逐步实现。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回信中,要求他们“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这为激励中国年轻一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从目前看,中国的创新发展还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的创新发展一定会加快前进步伐,取得更大成就。只要我们明确创新发展的优势所在,坚持“四个自信”,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将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创新优势,中国的创新发展就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和未来,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