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瀚:为中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2018年09月06日 08: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6日第1531期 作者:陈跃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了更好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我们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掌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努力在重大创新领域抢占先机、实现突破。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的巨大进步。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掌握科技进步方向,才能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迅速增强,快速提升综合国力。

  当前,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正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围绕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依托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强化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同时,国家实验室与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要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格局,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打造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第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我们要认识到,依靠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中国发展正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科技发展正在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经济转型升级、民生持续改善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创新提出了巨大需求。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要顺应世界科技潮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一是深入研究当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问题,促进科技与经济对接,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二是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为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四是坚持开放合作创新,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精准选择合作领域,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第三,不断集聚人才,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创新环境。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当前我们急需培养和造就大量具备创新素质、掌握先进技术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一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二是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鼓励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进入企业,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三是坚持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原则,不拘一格地选拔和引进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选好用好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加大高技术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坚定自信,潜心研究,努力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