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维 刘佳丽: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
2018年09月06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6日第1531期 作者:王东维 刘佳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精神价值追求。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高校应充分重视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理性认同、价值认同。

  第一,强化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表现为对红色文化及其精神的认可、接纳与强烈的追求、实践心态。这种情感活动是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动力,是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由知识型掌握向信念型掌握转化的前提。面对红色文化及其历史,虽然大学生可以从书本等途径获取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但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又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背景下,因而缺乏对革命年代艰苦生活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对红色文化表现出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在理解上会产生隔阂与障碍,这就对增强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红色文化走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是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除了课堂教学对红色文化的介绍和讲解,让学生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身临其境地感受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班级和党团活动,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使他们具体深入地了解革命先烈的生活史和奋斗史,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亲切感和认同感。高校应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的联动机制,打造红色文化体验教学团队,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真正懂得红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自觉对革命英雄及其光辉事迹产生深厚的情感。

  第二,深化红色文化理论教学,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同。理性认同直指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能否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关键。当前,一些学生对红色文化怀有简单朴素的情感,但缺乏深度的理性认同。他们可以随口说出“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概念,但能讲清楚这些概念具体内涵的学生却不太多。这充分暴露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还存在理性认识不足、理解不深等问题。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现实加强红色文化理论解释力,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同。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统一体,有着科学的理论体系和价值内涵。我们要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通过课堂讲授深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科学认知和理解,使他们能够深刻把握红色文化的理论精髓和重大意义。首先,在相关课程中增加更多红色文化内容。要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适时引入红色文化内容,将科学理论与真实历史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广大教师应及时将红色文化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红色文化的教育内涵,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其次,开设红色文化育人选修课。利用高校特有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设“红色文化精神概论”“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赏析”等红色文化选修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系统性理解,并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精神价值,从而解决其对红色文化认识不深的问题。

  第三,发掘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是指对红色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或道德情操高度认可,并逐步影响个人正确价值理念的确立。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易受各种不良思潮和观念的影响,理想信念缺失、个人利益至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既不利于个体精神健康发展,也影响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红色文化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价值内涵,对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高校要加强红色文化价值研究,为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提供坚强的教育支持。一是深化红色文化内在价值研究。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应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深入阐释红色文化的价值意义,使其成为激励当代大学生努力奋斗的价值支撑。二是挖掘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中形成的先进文化资源,其中体现的精神价值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广大教师要善于把红色文化融入当代社会与学生日常生活,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从而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