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传树: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2018年08月21日 08: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21日第1519期 作者:轩传树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今天为什么要纪念马克思的问题,而且明确阐明中国共产党今天应该怎么样纪念马克思的问题,即纪念马克思就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有历史视野、世界眼光、时代担当,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直面并回答当前国内外各种疑问和期望。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视野、大趋势来看,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体现着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的理想目标,其次才是一种遵循人类文明演进基本原则的世界性运动。从理想目标到世界性运动,是始于马克思的。马克思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揭示了“两个必然”,同时也指明了实现这“两个必然”的阶级基础、依靠力量和基本途径,由此,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成为一种实践性运动。但是,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或否认其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一种样态,其生成发展始终立足本国国情,体现自身社会历史发展逻辑,也始终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休戚与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就是因为它在价值上坚守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所蕴含的共同价值,在理论上继承科学社会主义170年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上汲取社会主义100年现实运动所积累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因为它在制度上尤其是具体体制上,既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基于西方发达国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以往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和欧洲模式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既体现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本质和功能,又赋予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包容性的新社会主义。

  其次,“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法宝”。相对于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而言,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在此过程中正确处理三对关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以及传统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只有看到中国共产党对这些关系的处理与平衡,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经验就是:坚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我们成功的政治密码。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应该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世人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他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的三个坐标、国内国际两个向度论述了“新时代”的具体内涵:就国内向度而言,这个“新时代”主要表现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国际向度而言,这个“新时代”主要表现为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应对现代化转型带来的普遍问题,从价值、道路、理论和制度上探索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和中国文化元素的现代化方案。在价值上,重塑一种带有中国基因和社会主义特征,又具有高度共识、能够为内外接受的共同价值,并以共同价值来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在道路上,解决民族、国家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问题;在理论上,构建一种基于中国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性话语;在制度上,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构建完善化、体系化的制度保障,明确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边界,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球治理制度化。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视野大格局大趋势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7ZDA004)阶段性成果)

  (摘编自《理论与评论》2018年第3期,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