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维锋:让劳动最光荣成为全社会共识
2018年07月12日 08: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12日第1491期 作者:彭维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中指出,“我一直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劳动模范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褒奖,表现出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更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发扬劳动精神,以劳动模范为榜样,继续拼搏,再创佳绩,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

  让劳动最光荣成为全社会共识,是新时代的根本要求。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原因之一就是坚持实干兴邦,弘扬劳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对劳动的尊重和崇敬,体现出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要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以劳动不断实现目标、创造新的辉煌。

  让劳动最光荣成为全社会共识,是弘扬劳模精神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涌现出以王进喜、邓稼先、蒋筑英、时传祥、吴仁宝、袁隆平、许振超、郭明义、黄大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劳动模范,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诠释了劳模精神的真谛,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社会的中坚和人民的楷模,是最伟大、最坚实、最值得尊敬的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劳动模范“用你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干劲、闯劲、钻劲”,不仅体现出劳动者的优秀品质,而且深化发展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品格和实践指向,更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广大劳模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与集体、家庭与国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使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成为激励各行各业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风气。要讲好新时代劳模故事,加快推进劳模精神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方面的工作,使劳模精神融入广大劳动者诚实劳动、勤勉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广大劳动模范不仅自己要做好工作,而且要身体力行向全社会传播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成为全社会共识。

  让劳动最光荣成为全社会共识,是每一位奋斗者的责任。新时代要有新奋斗,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我们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发扬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由“要我劳动”转变为“我要劳动”,通过劳动创造成就自己、实现个人价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劳动光荣的良好社会风气,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倡导弘扬和身体力行。我们要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要立足于岗位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要相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一定能够实现美好生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新时代的我们要让劳动成为人生必修课,让劳动吹响奋斗的号角,让劳动奏响创造的赞歌,让劳模精神浇灌每一颗奋斗的心灵,让劳动神圣光荣成为铿锵时代最强音。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