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须宽:开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2018年05月10日 08: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0日第1447期 作者:刘须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更加凸显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必要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为了更好地使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呈现新气象、展示新风貌、开创新局面,我们要坚守底线、筑牢防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坚守底线是有效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认清“两个巩固”的必要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容忽视。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那种超越阶级意识、阶级立场的价值判断在阶级社会是不存在的。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广泛弘扬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为实现党的阶段性任务不懈努力。只有进一步做好“两个巩固”,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才能不被各种杂音异符所干扰,从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第二,认清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态势。当前,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西方经济呈现低迷态势、欧美国家债务危机不断加剧,保守主义思潮兴起。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认识。这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窗口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与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社会各界和媒体更加注重舆论引导工作,理性空间不断扩大,主流思想价值正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地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我们的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进一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制,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履行政治责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期的有效治理,网络生态越发清朗,各种不良思潮的蔓延得到有效遏制,主流意识形态网上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广大网民的网络素养和理性意识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西方一些敌对势力没有放弃颠覆我国社会制度的企图,其意识形态渗透的策略和手法更为复杂多变,“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从未停止……一些错误思潮的传播蔓延更具有隐蔽性,经常抓住一些热点问题和重大节点做文章,不仅善于以思想和学术的外衣包装自己,而且不断利用网络技术影响和侵蚀年轻一代,等等。因此,我们要善于分析研判各种社会思潮,认清错误思潮背后的政治企图和社会危害,敢于发声亮剑,旗帜鲜明地与它们作斗争。

  第三,重视做好青年的意识形态工作,尤其要提防和应对敌对势力运用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情况。广大青年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生活在各种复杂的“网络社区”中,使用网络语言、接受各种网络信息。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受到网络信息的巨大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重视青年群体,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工作,以贴近青年网民的表达方式增强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青年的思想观念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从而有效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使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拥护者、宣传者。要善于革新思想传播的手段,利用好网络新媒体,与青年受众的网络媒体使用习惯保持同步。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而青年网民如果缺乏意识形态安全意识,为错误思潮所侵害,不仅对个人成长不利,最终也会危害到整个国家的安全。当下,我们对于青年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不需要遮遮掩掩,应当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宣扬,同时,工作方式需要更灵活,方法要多样化,氛围要更亲切融洽。网络青年一代逐渐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同时也是网络上最活跃的生力军,其舆论场域、话语结构、表达方式与前几代人大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搭建起最快捷的平台,用青年一代易于接受的方式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如可以多使用微直播、秒拍、朋友圈、网络社区等平台和话语方式生产包含主流思想价值的文化产品,吸引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这是新时代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筑牢意识形态斗争防线是应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第一,促进两个舆论场的有效共振。目前,我们存在着以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电视台等为代表的官方舆论场,与由都市报、小报微刊、自媒体、网络直播等构成的民间舆论场。目前这两个舆论场正在发生相互融合与正向影响,我们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打通两个舆论场,实现两个舆论场的有效共振。两个舆论场的最终通约程度如何、叠加的内容多寡、分野的要害多少直接决定着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影响力和战斗力。两个场域重叠越多,越是表明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接受度高,也表明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局面好、主流舆论引导效果优。一方面,应进一步增强官方舆论场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利用其强大的人才技术优势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和防线,同时,也要加大与民间舆论场的互动,扩大宣传工作的覆盖面,特别要善于借鉴新兴媒体灵活、迅速、互动性强的传播优势,不断增强对受众的亲和力,从而极大提升舆论影响力。另一方面,要科学治理民间舆论场,促进其健康发展,增强其内容把关意识,去除其中的不良思想文化和有害的东西。民间舆论场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要以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打造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产品,而不能消费至上,刻意制造吸引眼球的低俗庸俗内容。

  第二,抓好两个“关键少数”的“小众化”人群。一个是要抓好关键岗位的关键领导干部这个少数,他们肩负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工作的职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必须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监督其政治立场、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执行党的决议,公道正派选人用人,责任担当、廉洁自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以强烈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落到实处。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增强主动性、掌握话语权,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着力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文化宣传队伍,努力开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另一个是要抓好社会上有影响力人士这个少数,如一些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企业家、演艺人员、网络名人等。这一群体往往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领域影响力,他们中很多人与网络接触紧密,在网上有众多粉丝,具备一定的社会号召力。如果这些人走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立面,利用各种场合宣扬不良思想甚至错误思潮,显然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增进对这些人的了解和认识,积极创造条件团结其中的正面力量,使他们真正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定支持者和宣传者,从而更好地传播正能量,感染和影响周围更多的人。

  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它在引领思潮、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方面也发挥着强大的支撑作用。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加强对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分析研判,旗帜鲜明地与错误思潮展开斗争,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使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

  (本文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委托项目“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研究”(2015MZD027)、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研究”(2017YCXZD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