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升:地方治理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情怀
2017年09月28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8日第1302期 作者:韩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根据我国政治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需要,我国的地方治理研究必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情怀,这是超越单纯知识论构思和技术化设计、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

  作为地方治理实践之理论呈现的地方治理研究要面向中国现实的政治实践,在应对中国地方治理实践的问题中彰显自身学术话语的特色,充分体现敏锐的政治问题意识,让地方治理理论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当前,中国的地方治理研究要面对两个现实问题。其一是要关注和研究执政党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将地方治理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有机关联起来。其二是要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地方治理不是简单的行政权力下放和分散化。健全的地方治理要以法治化的形式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使之保持在一种动态平衡的张力之中,呈现作为整体的政府组织在变革时代所应有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成长能力。

  我们需要具有宏大理论视野和学术背景的地方治理研究气派。这样的研究气派在重视地方治理微观研究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突出了系统性创新的研究特点,以一种更大的胸怀和更大的气魄将地方治理研究纳入整个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体系之中,纳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之中。

  地方治理研究尊重全球治理的变革之道,注重融入全球开放治理的格局和趋势之中。对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经验需要进行批判性的吸收,由此深化对中西地方治理的比较研究。地方治理研究还要对西方国家地方治理论著进行积极引介,这样的引介和评述应该采取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态度。同时,地方治理研究不可忽视西方论著中潜在的意识形态偏见,在学术的开放与交流中要确保独立的话语权。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并将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贯穿马克思主义情怀的地方治理研究应该超越微观制度设计层面的单纯技术分析,进入以理想政治规范为价值导向的政治哲学探究层面。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