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京等:在文明对话中建立文化自信
2017年08月15日 07: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15日第1270期 作者:陈向京 陆天舒 范晓晖

  文化自信不仅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而且植根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受到举世瞩目,由此谱写出的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积淀了厚重的人文理念。作为中华文化的创造主体与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者,中华民族以昂扬向上、不忘初心的姿态造就优秀传统文化之辉煌,以掷地有声、不断前进的步履因应世界之潮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会为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对内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外实现文化“走出去”的客观需求。中国与世界的命运休戚与共,我们需要树立中国自身的文化自信,需要对自身文化精髓与特质进行有机整合。

  自信的基础是“自觉”,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前提。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五千年泱泱华夏文明从未中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期不倒,跻身于文化百花园经久不衰,这些无疑是我们自信的基础。

  自信的中心是“人民”,文化自信以服务人民为依归。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然成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以人民为中心的自信方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文化产品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通过高品位、接地气的内容来记录、升华、引领人民生活,并占据其中的主流地位。反之,脱离人民的文化必将面临消亡,而脱离群众的自信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自信的视野是“世界”,文化自信以向世界传播为重要追求。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多极化发展势不可当。中国置身于文化多样化的国际舞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需要对内产出更丰富、更具时代感的精神食粮,对外推动优秀的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引领世界潮流,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发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

  长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塑造文化自信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加速推进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思路,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他信”就是其中的关键一步。文化向外传播的过程在本质上是文明对话的过程,伴随着文化及价值观的影响、碰撞与融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的要求,文化自信呼唤一场新的文明复兴。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促进发展的同时,实现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因此,建立文化自信需要着力解决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接受度与认可度问题。从传播学视角来看,从文化自信的本体“自己”与受众“自己”或者“他人”来划分效果的好坏,可以产生三种结果:第一种是“自己不信他人亦不信”,这是文化传播的彻底失败;第二种是“自己相信而他人不信”,这种文化传播则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单一维度的成功;第三种是“自己信他人亦信”,此种双向维度的成功才是值得追求的理想状态。从“自信”走向“他信”必须经历艰辛努力,从语言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可以进行如下探索。

  第一,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原则标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肩负着推进一场新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记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时刻坚守国家利益的最高标准,学习并熟悉国际文化交往过程中涉及的有关条文和规则。同时,应求同存异,在尊重不同国家、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基础上进行交流、传播。

  第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与传播队伍建设。文化自信依托于“自信力”的建设和成长,自信力与传播力之间互相促进。因此,传播能力和传播队伍的建设宛如文化自信的左膀右臂,只有不断夯实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构建以语言、文化、传媒、翻译等为依托的学科群组,才能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第三,在文化创新中寻求发展新机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立文化自信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招牌和精气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的语言文化工作者应当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度,积极转化外国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创新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文化创新中增加“自信”筹码,从而使得文化自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乐章中发生共鸣。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