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立桂:增强文化自信要重视民间文艺
2017年07月27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27日第1257期 作者:罗立桂

  从20世纪迄今,民间文艺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中受到高度重视。新世纪以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民间文艺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就增强文化自信而言,民间文艺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承载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的民间文艺是几千年来群众在生活与文化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本身就与传统文化联结在一起,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思想追求。那些流行于乡村里巷、存在于老百姓生活中的歌谣、故事、神话、传说、秧歌、社火、年画、剪纸、京剧、秦腔等多种多样的民间文艺形式,蕴含着人们关于婚姻、节日、时令、礼仪、伦理、生产、信仰等问题的传统文化意识,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心理。在千百年的薪火相传中,民间文艺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隐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密码。

  中国早在周代就出现了特设的采风官或采诗官,他们负责搜集民间歌谣,朝廷借此了解社会现实和民心所向,此后历朝历代开明的政治家也曾沿袭派遣特使去民间采风和采诗的制度。在搜集整理民间文艺的过程中,民间文化所蕴含的民族审美心理、文化意识以及民间文艺的审美形式和风格由此也影响了官方文化的形成。在延续中华文脉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民间文艺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扬文化传承中的人民性传统

  从清末以来中国追求现代化历程的整个20世纪,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猛烈批判传统文化的矛盾纠结中,民间文艺常常被赋予“民族性”和“人民性”的思想意义,承载着重铸“民族精神”、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的希望。五四时期,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中国知识分子在批判传统文化、寻找民族出路时,就将目光投向了民间,“到民间去”成为一种文化姿态。知识分子重视民间文艺的根本原因就是看重这种文化形式所代表的人民性传统,他们认为民间文艺是活在民众中间的、内在于民众生活的、真正能够代表民众传统的文化形式。此后,在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民间文艺一直因其人民性传统而受到重视,常常被看作是继承文艺民主传统、创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作品的重要形式。

  民间文艺活在群众当下的生活中,与当地群众的生产行为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是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诗性元素。民间文艺表演经常和群众的其他活动形式结合起来,平时无论是遇到各种仪式活动,还是节日庆典,都是民间文艺演出的时机和场合。民间文艺表演总是需要当地民众群体性参与,群众是民间文艺的真正主体。在对某一民间文艺的共同表演和参与中,群众由此也受到了共有的历史记忆、文化观念、审美风范的影响。民间文艺是“无字的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承中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性。

  在弘扬传统中建立文化自信

  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同质化现象往往会威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坚守印刻着自身基因的独特文化之根,不能显示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就不能在全球化的滚滚浪潮中确证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一个国家确认文化身份的方式就是弘扬继承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彰显出自己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独特性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意义。

  如果一种文化仅仅体现为抽象理念或者外在于自身的观念宣传,是很难让民众从内心真正认同的。只有那些有过切身感受和鲜活体验、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文化观念,才能让民众从情感上真正认同。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各个民族、各个地方都存在着丰富的具有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文艺。这些民间文艺是根植于当地群众内心的,是群众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每个民族的民间文化内涵既有自己民族的特殊性,又有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各民族文化中,要积极提炼中华传统中具有普适性的精神内涵,让民众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中产生共鸣,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弘扬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进行创造性转化,把具有永恒生命力、能够为当代社会提供思想助力的优秀文化精神传承下来,让传统文化活在人民的心中,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素养和行为规范。民间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于民间文艺的特点和当代社会的变迁发展,利用活在群众生活中的民间文艺形式,创造出蕴含时代精神、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作品,充分发掘民间文艺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复兴中华文明方面的优势。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