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繁荣发展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017年05月25日 07: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25日第1214期 作者:张江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今年5月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4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辛勤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激励。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贺信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代同发展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创造伟大的时代。

  在人类历史变迁的长河中,文明形态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因为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社会科学也是如此。同样,哲学社会科学的每一次思想创新,都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及时代的变革中孕育和产生的。只有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哲学社会科学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哲学社会科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社会科学从来就不是历史事件变迁的“记事本”,其本质方面更是时代问题的聚合、时代精神的反映。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与消解,不断推动着历史走向新的阶段。而哲学社会科学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文明的历史变迁。从长远的视角看,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哲学社会科学正是因为没有背离所诞生的时代,认真思考了时代进程和现实发展中遭遇的问题,才赢得了自身的地位和尊严。

  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出,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正在成为现实。这表明,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够以特有的方式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键在于以理论的方式表征了时代变迁的特质,揭示了时代变革的特征,把握到了时代发展的本质性规律。同样,一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在于,它是否内含着对时代特质、特征和规律的深刻洞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冷眼旁观,更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铁肩担道义,投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为人民做学问,把握时代的脉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不仅关乎理论的命运,更关乎民族的命运。在当代中国历史变革的长河中,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逻辑相互交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必将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提供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双重探索

  中国的路,只有中国人才能走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变革创新。中国社会主义不是教科书里的教条,不是刻板僵化的戒律,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生命体。正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发展前提和阐释空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实行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不断开创实践发展的新局面,又不断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创造性地探索和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鲜明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实践探索是理论探索的动力和源泉,理论探索是源于实践探索的总结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交相辉映,共同奏出雄浑激昂的中国进步乐章,从而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发展主题,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事业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只要有发展,就会有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不断破解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体现着重大的实践问题,任何重大的实践问题都蕴含着重大的理论问题。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致力于妥善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发挥自身优势与利用外部条件、立足自身国情办好自己事情与遵循国际规则履行国际责任、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等重大关系,创造性地实施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协调推进内外贸易和双向投资、加快自贸区建设、参与全球治理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实践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倍加努力,在学术生产中既要扎实掌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又要善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有益学术资源,突显中国特色,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在我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

  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

  “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出的要求纲举目张,抓住了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关键。

  一流的学术研究与学术生产,一定是指向重大现实问题、把握时代脉搏、推动社会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的。其中,学术话语的打造与经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互相嵌入的,不食人间烟火、纯而又纯的自在的学术话语是不存在的。化知为识,才能转识成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是基于中国经验鲜活的实践创造,在正确解决中国问题中不断形成、丰富和完善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因此“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求,通过主动设置议题,有意识地提炼标识性概念,不断推进学术创新。紧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一方面,主动设置议题是高举理论旗帜、把握学术前沿、引领学术潮流的重要方法。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总体水平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的状况。从学术研究总的态势看,一些重要的观点、思潮、流派不是中国本土的,议题也不是我们设置的。改变这个状况,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努力,不仅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学术议题的设置提供方法论指引,而且不能把科学理论束之高阁,摆在那里作门面,或是机械地将西方现成的思想、理论及标准“削足适履”,照搬套用,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丧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只有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才能切实把握中国学术话语创新的时代逻辑,扎扎实实推进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学术生产工作。

  另一方面,“标识性概念”只有原创才有意义,没有原创只能讲别人说过的话,这种知识传承的价值,不足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讲“新话”,用新概念阐释新实践和新经验,在此基础上提炼新范畴和新命题,形成属于中国的学术概念体系,才能立足中国现实,鉴往知来,从历史教益、学术知识的研究中思辨和回应现实问题,更好地指导实践的深入展开。

  主动设置议题,积极打造标识性概念,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要求,必须在实践不断发展中,以提炼“标识性概念”、设置“创新性议题”为抓手,紧扣时代主题,牢牢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才能大有作为。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标识性概念,为国内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和强大动力,在国际社会上也引起了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这迫切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解读有关政策,切实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供给和学理支撑。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田”,不仅体现在学科专业化的学术生产过程,而且在于有效落实学术创新的“主体责任”中。

  立足中国立场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学术话语体系,理所应当对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同样,扎实做好中国经验的世界表达,理所应当对世界学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阔发展已经深度融入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进程,置身于历史文明视野之外的本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不可想象的。当今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与发展,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为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不仅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使命,更是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紧迫任务。

  面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的世界经济,面对此起彼伏的地区冲突、恐怖主义、难民潮等政治难题,面对贫困、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痼疾,面对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黑天鹅事件”频发,面对全球暖化、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压力,人类社会迫切需要思想的力量来凝聚共识,共同回应全球性发展风险和严峻挑战。未来的王国是思想的王国。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只有为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性变革贡献中国智慧,才能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 “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事实证明,作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道路正彰显着对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普遍意义。面对快速变化的中国与世界,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解释中国、解释世界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提升国际话语权。”这是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思想文化软实力,实现持久的国际影响力的根本途径,更是时代赋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往与话语传播的时代要求。只有研究好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才有能力解决好世界性问题;只有总结好中国道路的实践经验,才有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贡献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的历史使命。

  当代中国已走入21世纪国际舞台的中央,中国倡议、中国立场、中国方案正在发挥着全球不可忽视的思想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对于世界政治经济复杂局势和全球性问题的重大理论回应与使命担当,而且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于世界文明多样性,深刻指引人类普遍交往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时代表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根本在于富有时代精神和思想智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效发挥国际影响力和学术传播力。

  面对复杂纷争的国际舆论场,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气魄,以学术的方式、思想的力量增进人类的理解、包容与合作,化解偏见、仇恨与冲突,凸显了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智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敢于和善于思想交锋的气度,更要有与国际主流学术展开平等的、有尊严的对话能力,才能在国际学术界清晰而响亮地发出中国学术自己的声音。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而且要致力于搭建国际传播与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学术评价体系标准制定,努力掌握国际学术传播与评价的话语权。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