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群: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思考
2017年05月19日 07: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9日第1210期 作者:丁立群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具有丰厚内涵的重要话语。他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他同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需要在深入理解文化传统特性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各种优秀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从而使我们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辩证理解变与不变的文化传统

  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由世代相传的文化构成的。而世代相传的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演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会出现相应的文化变体。每个时代都存在一种或多种文化变体。这种绵延不绝的文化变体链就构成了某个民族文化传统本身。正是对文化传统的不断改造和创新,才赋予文化自身不断生长的特性。因此,文化传统并不是一堆可供赏玩的僵死的文化遗存,也不是一经生成就不再变化的文化统一体。它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表现为已经成形的、固定的存在;但从长时段来看,文化传统是既成文化和未成文化的统一,是一个需要不断生长和发展的生命体。

  中国文化传统同样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是中国文化本体与不同时空的其他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促使中国文化传统在内涵和形态等方面不断变化。比如,中国近代发生的西学东渐过程就是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最终成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表明我们的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奠定了雄厚的文化基础。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的文化创造,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髓,吸收了世界上其他文化的精华,是一种具有强劲生命力并且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对文化传统的回顾启示我们,要在变和不变的辩证思维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始终坚持积极开放的文化观念

  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确信自己一定能实现追求的目标。自信导致积极的行动,这是辨别自信与否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文化的主体确信自己的文化能够成功地应对和解决所遇到的时代难题和现实困境。文化自信使文化主体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中,在面对新的时代环境时始终坚持积极开放的姿态和文化发展的独立自主性。文化自信不同于文化自卑和文化自大,它们往往会产生两种互相关联的文化倾向,即文化封闭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

  文化封闭主义产生于两种文化心理。一是当一种文化过于弱小,无力与强势文化抗衡时,就会在文化主体中产生一种封闭保守的心态;二是当一种文化足够强大时,往往过分相信自身的至臻至美,进而导致一种封闭意识,丧失进取心。文化人类学认为,一种文化如果历史十分悠久、发育相对成熟,往往会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袱,使该文化的发展趋于停滞。这种封闭主义会消解一种文化的创生能力。文化殖民主义往往因文化自大而产生。文化自大就是把自我的文化看作所有文化发展的顶端和高峰,其他文化形态都是低端的,并且认为处于发展顶端的文化对低端文化具有支配和取代的作用。其根据就在于它认为自身比低端文化形态具备更多的能量资源,且不受特定时空环境的局限,而其他文化必须向其臣服。这正是历史上“西方文化中心论”以及西方推行殖民主义所依据的深层文化观念。

  历史上我们吃过文化封闭主义的亏,也遭受过文化殖民主义的欺凌。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既有独特的文化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在近代之前的大部分时期,中国文化总体上居于世界前列,因而使国人容易滋生“天朝上国”、“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文化自大心态。西方殖民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我们封闭的国门后,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人不能全面地看待文化发展问题,又发出了一切都不如西方的哀鸣,甚至主张“全盘西化论”,彻底割断中国文化的根脉。这种文化自卑心理同样不可取。在今天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迅跑的关键历史时期,对文化封闭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都要坚决反对。我们要牢牢抓住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契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使我们的文化心态更加健康,充满自信地屹立于世界东方。

  充分发扬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性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文化的生命活力和创生能力的自信。我们要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对文化资源进行转化和创新,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笔者认为,坚持文化自信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中国文化的三种基本品性。

  一是创新性。文化传统是一个绵延不绝的生长过程,即文化创新过程。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文化创新要在继承本民族文化和借鉴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实践的新需求,不断改造和扬弃旧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类型,实现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相协调;同时,面对新的世界形势和时代特点,我们的文化创新还要积极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使其融入我们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一艰巨任务,我们需要秉持中国文化的创新性品格,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资源在融合、创新中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充分激发中国文化的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其魅力,使其对中华文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开放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文化的开放性要求我们要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尤其要注意文化的同化和顺应两种倾向。单纯的同化只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并不能很好地融合外来文化;单纯的顺应又会使本民族文化逐渐失去特性。这两者都不利于实现真正的文化开放与包容。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积极推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互动。

  三是普遍性。当今时代迫切需要打破旧的世界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应当对此有所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而当前西方的现代性文化和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给其自身和世界的发展都带来了种种问题,日益陷入困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华,回应世界共同关注的、具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文明交流互鉴应当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使蓬勃发展的中国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系国家马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