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著武:推动“史学工作坊”可持续发展
2017年02月16日 07: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16日第1148期 作者:储著武

  近几年,各种史学类工作坊以其日益增强的学术影响力而进入大众视野。比如,公众史学工作坊、人大青年史学工作坊、中国当代史工作坊、“家·春秋”口述历史工作坊等。如何认识这一史学现象,是当前史学研究的一项新课题。

  史学工作坊是指通过短讲、互动、辩论等方式共同探讨某个史学问题,是一种缩微版的史学专题研讨会。近些年,国内史学工作坊这种学术组织方式逐渐增多,呈蓬勃发展之势。较之传统的学术组织方式,如大型学术研讨会、座谈会等,史学工作坊有着一些明显的优势。

  小型化,互动性强。一般情况下,史学工作坊设主持人、报告人、评阅人,各自分工较为明确。主持人就某一史学问题作简要介绍,并指出当前研究进展等情况;报告人就问题的某一方面作简明扼要的主题报告;评阅人则针对报告作深入点评。史学工作坊参与人数少则几人,多则一二十人。这种史学研讨具有小型化的特点,有利于交流互动。

  前沿性,深入研讨。史学工作坊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是当前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人们对于这些问题本身就有不同的看法,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和研讨。当然,其他史学组织形式也具有这种功能,但需要强调的是,史学工作坊切入主题更为直接,问题意识更强,更加有利于推动问题的针对性研讨。

  成本低,组织方便。史学工作坊所需费用不是太多,只要有活动场所以及基本的条件就可以进行。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召开专门学术会议的成本在不断上升,再加上史学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历史院系本身的经费有限,要主办或承办大型的学术会议确实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种情况下,史学工作坊成本低、组织方便的优势便凸显起来,并为广大史学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历史院系所采用。

  史学工作坊的这些优势由来已久,为何在当前工作坊能够呈现蓬勃之势呢?这需要从我国史学发展所处的时代中去寻求答案。

  一是与史学研究的结构性变化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研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首先,史学思想求新求变的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炽烈。2003年创办的《新史学》集刊,明确主张“史学是对人类文化的综合研究”,强调要以史学为基础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这种宏阔的历史研究视野有效突破了既往思想禁锢,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新社会史、新文化史、新革命史以及公众史学、环境史学、口述史学等领域已经取得重要成就。其次,史学研究者的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一大批中青年(包括海内外)学者以及在校研究生加入到史学研究队伍中来,极大改变了史学研究者的构成。与“高、大、上”的传统学术组织方式相比,史学工作坊凭借自身的优势更便于从事专、精、尖的学术研讨,并为广大中青年研究者以及在校研究生所乐于接受。事实证明,史学工作坊里活跃的学者,年轻化、创造力强是其鲜明的特点。

  二是与信息化的时代发展有关。当前,我国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史学研究与大众传媒的结合更加紧密,史学话题讨论的虚拟化、公开化程度更高,史学研究成果的传播更加便捷。史学工作坊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宣传与传播,有效地吸引了不少参与者,部分主题的学术影响力日渐扩大,使得史学研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史学工作坊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组织方式,时间并不长,应该说目前正处于培育和壮大阶段。一方面,学术界要对这种史学研究的形式创新抱积极的支持态度;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形式创新必须有赖于内容的进一步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我们需要在“两个坚持”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史学研究是意识形态性和科学真理性的高度统一。虽然有人竭力强调要开展纯客观的史学研究,但实际上那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做到。同时,史学研究又是学术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任何臆造和武断都行不通。史学工作坊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这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最为根本的问题。

  二是坚持以问题导向来推动内容创新。仔细分析目前各种史学工作坊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是史学研究中的热门、重点问题,因而更容易引起中青年史学工作者等群体的学术兴趣。随着史学工作坊的进一步发展,以问题导向来推动内容创新变得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史学工作坊要结合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出新的史学问题,实现从形式创新过渡到内容创新的高级阶段。

  史学工作坊的发展,是否会改变当前史学研究的生态,并参与史学话语体系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作为一个值得注意的史学现象,需要史学界重视、支持并推动史学工作坊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