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2016年06月30日 07: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30日第997期 作者:丁柏铨

  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工作者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作品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呢?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是新闻作品的佳境;始终生产“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是新闻工作者的毕生追求。

  首先,“有思想”的新闻作品才有魂。思想,是特定主体的正确、新颖、深刻、独特的观念,属真知灼见的范畴。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有思想”,不仅与无思想相对,而且也与思想苍白、没有自己的见解相异。新闻作品,大而言之,包括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报道类新闻作品的要旨,在于及时、真实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评论类新闻作品的真谛,在于议论、分析当下那些值得议论的社会现象包括思想现象。评论类新闻作品如果无思想,就只能是平庸之作、无魂之作,无多大价值甚至毫无价值可言。报道类新闻作品是否应该“有思想”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报道类新闻作品有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要求,主观性成分的介入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思想”就绝对与客观、真实的要求相违背。记者的思想,是隐含在对新闻事实的客观、真实的报道背后的,会体现在记者对报道题材的选择上、对报道角度的选取上、对内容的力透纸背的展示上。新闻报道既可以是客观、真实的报道,又可以是“有思想”的报道,应该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记者的思想,对新闻作品的素材起着烛照和统领的作用。

  新闻作品的思想从哪里来?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如果不具备这一条,那么新闻作品就难言“有思想”。另一方面是记者勤于调研和思考。如果具备了思想理论素养却疏于调查研究和凝神思考,新闻作品仍然不可能做到“有思想”。进一步说,记者对于社会现实,必须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并形成相应的思想成果,其作品方才称得上是“有思想”的作品。

  其次,新闻作品的“有温度”,源自记者“勿忘人民”的情怀。一个如穆青那样“勿忘人民”的记者,其作品能与人民齐爱憎、共命运,无疑是“有温度”的,能暖人心,能传递人间温暖,而不是冷若冰霜,让人感到寒冷彻骨和心灰意冷。

  致力于写“有温度”的作品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定能“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俯下身”,即放下身段,体察民情,不高高在上,不目中无人。“沉下心”,就是潜心调研,力戒心浮气躁。这些既是转作风的关键所在,也是“有温度”的活水源头。“察实情”,是要通过深入的调查采访明察真实情况包括民生和民声的真实情况。这些构成了“有温度”的底蕴。“说实话”,是要求说真实实在的话、符合实际情况的话、真心的话,而不说假话、违心话、虚与委蛇的话。这是“有温度”的具体体现。这样做需要有胆有识有良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动真情”,既是为采访对象的真情深深打动,又是通过写作或制作,以自己作品中饱含的真情去打动传播对象,实现传播者、采访对象、受众三者之间真情的传递和互动。唯其如此,优秀作品方才可能问世。

  再次,“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方能吸引得住人,走进受众的心智,给受众留下印象,产生正向影响。

  当今时代,随着网络介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程度逐步加深,信息的碎片化传播和人们对新闻作品的“浅阅读”式接收,已经成为常态。在此情况下,生产和制作“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是新闻工作者制胜的法宝。这里不妨借用一下鲁迅的名言:“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所以革命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诚然,鲁迅说的是文艺创作,与新闻生产并不是一回事。然而,新闻与文艺同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又确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比如内容充实、技巧上达等等。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处于移动状态的麦克风,“全民皆记者”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在此情势下,新闻工作者靠什么立于不败之地?答案只能是靠所生产的新闻产品“有品质”。“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具备如下特点:立足于深入、扎实的采访基础;内容真实且充实;具有相当的深邃性;技巧上达。这里着重说说作品的深度。报道类作品的深度,受制于采访的深度和记者思考的深度;评论类作品的深度,与作者对评论对象的认知深度正相关。没有深度、浅尝辄止的作品,难言有什么品质。比如有些报道,只是止步于报道“创造历史新高”,老套的报道中显现出某些记者的惰性,至于为什么能够“创造历史新高”,则往往不作探究。媒体上应该减少这类无品质可言的报道类作品。评论类新闻作品,更是有深度方能有品质。

  新闻作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涉及新闻作品的采访、写作(制作)、编辑的全过程。它既确立了新闻精品的生产、制作标杆,又指明了到达新闻作品佳境的路径。加深对这三方面要求的领会,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