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 排行榜不靠谱
2014年11月21日 07: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21日第670期 作者:刘士林

  日前有媒体发布了“中国‘鬼城’排行榜”,一下子排出了50个“鬼城”,令人触目惊心。尽管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其中不少问题还是有必要探讨一下。

  首先,该报告的指数标准,虽然看似言辞凿凿,其实并不科学。它主要依据了住建部“每1平方公里建成区容纳1万人口”的标准,这个没有问题;同时,以“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占比”来计算一个城市是否为“鬼城”也说得过去,但以“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均低于或稍微高于0.5”作为判定标准,以及由此得出“中国未来可能出现50座‘鬼城’”的结论,就很难说是科学的。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问题比较突出,但这并不能证明“鬼城”标准与指数的科学性。这一指数是建立在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城区人口比对的基础上,前者比较明确,但问题在于新增城区人口,是指常住人口还是户籍人口,还是实际生活的比常住人口数量更多的人口?这个变数的存在导致了标准的“地基”并不牢靠。而更为重要的是,衡量“鬼城”指数的0.5比值是依据什么得来的?如果说“鬼城”的基本内涵是“没有人或人很少”,那么应该“少”到什么程度才能得到大家的公认?或者说,为什么是0.5,而不是0.4或者0.3,甚至更低,这些都是需要小心求证的。西方的“鬼城”主要是指“废弃的城市”,是由于自然灾害、战争或经济衰退造成的,所以并不适合用来指称我国的那些“新城新区”,因为后者的前途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如郑东新区在2011年曾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大的鬼城”,而现在已是人流如梭、车来车往。

  其次,对相关政策的理解比较机械和简单化。该报告提到“一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按照占用地标准,这个城市容纳的城区人口应该为100万人”,这就过于机械和形而上学,并不符合当前我国城市的发展要求。“每平方公里1万人”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政策和总体性的规定,但实际上由于不可能“来1个人就建100平方米”,因此总是有时“空”一些,有时“挤”一些,甚至在某个时期内“空”或“挤”得比较厉害,这在城市发展中是很正常的,对此要学会从总体和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而不能要求“一个萝卜对一个坑”。由于我国城市近年来都在快速扩张,短期内占地标准偏高并不奇怪,特别是考虑到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并不算高,所以这些“空”出来的地方只要处置得当,就可以为我国快速城市化预留空间,并在客观上减少“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尴尬。

  此外,由于国家政策中没有涉及明确的时间因素,即在多长时间内达到“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要求,所以对一个城市是否属于“鬼城”,在评估中应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时间区限,在此范围内是允许的,而超出之后如果仍“空空如也”,再给它们戴上“鬼城”的帽子也不迟。根据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基本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再加上新城建成后居民迁入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所以该报告选取的5年数据显得太短了,不足以得出客观且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结论。

  最后,该报告的主要结论臆测性过强,对新城新区历史与现状不甚了了。大概是由于底气不足,报告的主要结论中都加了“如果”、“未来可能”、“很可能”等含糊的“前缀”,如“这些城市基本符合标准排名对于‘鬼城’、‘空城’的判定标准,即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均低于0.5或稍微高于0.5。按照这一指标体系,中国未来可能会出现近50座‘鬼城’”。又如“如果目前该城区仅有50万人,而该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并不强的话,短时间内难以达到100万人的容纳量,就很可能沦为‘鬼城’、‘空城’”。这些论述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太多的解读可能。比如,“未来可能”与“现实”能不能划等号?多长时间才叫“未来”,是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还有所谓的“短时间内”,同样存在着到底多长时间算“短”的问题。在这些关键方面缺乏明确界定和客观标准,结果必然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进行“放大”或“缩小”,到最后必然是“说它们是鬼城也行,说它们不是鬼城也行”了。如果一份研究报告的最终结论仍是一笔糊涂账,那么也可以说“有它也行,没它也行”。

  最重要的是,报告对我国新城新区的历史与现状并不是很了解。实际上,早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就曾进行过全国范围内的集中整治,使新城新区在数量上从6866个减少到1568个,规划面积从3.8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9949平方公里。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规范新城新区建设”。由于这个问题一直被高度关注,我国在2011年之后也基本上停止了新城新区的审批。此外,2014年国家明确出台《新区设立审核办法》,而不是“谁想批就批,谁不想批就不批”。由此可知,要想负责任地研究好新城新区问题,还需要多了解些历史及最新情况才行。不做足功课,不充分地进行调查研究,就以一些耸人听闻的噱头博取眼球,也不是媒体负责任的做法。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陆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