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
2018年12月27日 08: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27日第1605期 作者:张亮

  对于中国来说,2018年既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在纪念中回顾过去并展望未来的关键一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170周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4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回顾2018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热点和焦点,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年,而是要在历史的大尺度中对其加以审视,进而展望未来。这里,我们仅以“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为切入点,管中窥豹,全面呈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的成就。

  回顾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与实践共交融,在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分析和解决重大而紧迫的时代问题中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发展格局,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巨变,谱写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发展的新序曲。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上,回顾和总结4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逻辑演变、历史成就与成功经验,奋力进取、砥砺前行,全面开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境界,就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而又神圣的历史使命。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范式生成与转化

  马克思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会塑造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犹如暴风雨中的惊雷响彻云霄,拉开了我国思想大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序幕。社会生活的风云际会和社会思想的大转型,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生成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传统教科书体系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探索紧密相连的,后者大致生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国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具有不可分割的家族相似性。从当时形势来看,这套体系的形成完全适应了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转型,传统教科书体系的弊端日益显现,改革传统教科书的呼声日益高涨。20世纪80年代,深受传统治学方式熏陶的老一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不满足于传统原理反注哲学史的教条主义做法,力图通过对经典作家哲学文本的深度耕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精神本质,从而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分期和理论体系的独到见解,开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出现了一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时代价值的研究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发展史问题、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思想、早期马克思思想变革的理论逻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型与分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内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实践和思想基础。从国际局势来看,苏东剧变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国内形势来看,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封闭性和单一性,使个体主体意识进一步觉醒,这从根源上进一步加剧了传统研究范式的合法化危机。与此同时,国内学界轰轰烈烈开展的实践唯物主义讨论(包括认识论、价值哲学和人学等不同学科范式的兴起),为教科书体系改革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各种西方学术资源的引入,如国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现代西方哲学等,也打破了传统教科书体系和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垄断地位,形成了不同学术范式同台竞技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依据不同的理论资源,建构了富有个性化色彩的哲学史研究范式,从而形成了多元并存的研究格局,如文本研究范式、存在论范式、类哲学范式、实践诠释学等。

  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日益形成了以中国问题为核心的研究导向和高度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在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学术交流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得以不断深化,取得了重要成就,开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篇章。

  首先,形成了文献学研究与文本学解读深度融合的方法论自觉。文献学研究是对文献的写作、修改、编辑、版本及流传过程进行细致考证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能够为思想史研究提供有效支撑,但它本身并不能代替思想史研究;而文本深度解读法恰恰有效弥补了前者的缺陷,即通过对历史和文本逻辑的深层解读,为思想史研究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路径。在老一代学者看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必须自觉贯彻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要求,客观地、历史地、具体地看待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的真实发生过程,区别对待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文本,并力图通过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深度解读,清晰厘定文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格式塔转换。概言之,文本深度解读,就是通过深层文本研究,把握思想,形成科学理论,最终观照现实。21世纪以来,随着MEGA编译和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已充分认识到:文献学研究是文本深度解读的客观基础,在解读文本时,必须考虑到文献的修改过程、编辑原则和版本差异;反过来,文本深度解读法又能够为文献考证或准确厘定文本的写作、修改和编辑过程提供理论支撑,离开了后者,文献考证将缺乏可靠的说服力,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准确、系统地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充分利用MEGA文献,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及思想研究等方面,尤其是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其次,实现了从马克思的早中期哲学著作到后期经济学著作的深度耕犁。改革开放伊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形成期的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而对后期的经济学著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20世纪80年代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也掀起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热潮,但大部分著作都停留在逻辑学、认识论、辩证法和方法论层面,有些研究成果虽然也涉及了历史观,但总体上并没有超越传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重新理解《资本论》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已凸显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焦点话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国内学界重新掀起了《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学术热潮,形成了文献学、解读史、哲学思想及当代效应“四位一体”的研究架构,深入挖掘了《资本论》在马克思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概言之,这些研究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分为三”的研究架构,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整体性研究;二是全景式再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全过程,有效推进了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研究。

  再次,实现了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深度拓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学术资源的引入,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致来看,国内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态度经历了以下几层转换:在认识形态上,实现从原初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再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转变;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从否定性批判到反思性借鉴再到全面对话的范式转变;在研究框架上,实现了从理论评析到历史变迁、从话语分析到问题导向的逻辑转换。在此背景下,21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方面,实现了对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重要著作、重要流派的深度耕犁,系统诠释了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逻辑演变,有效推进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研究;另一方面,全景式地梳理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格局,厘清了当代流派的内部分歧,有效实现了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立场界划,积极推动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已形成了高度自觉的方法论意识,进一步彰显了以中国问题、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为导向的研究旨趣,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进一步反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做出了有益探索。

  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40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步破除藩篱、不断走向方法自觉和理论自信的过程,也是中国主体意识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环顾当今大势,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格局已发生了重大调整,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已不可避免地落在中国身上,这是当今人类社会、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上,如何积极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时代的追随者、并跑者到时代引领者的角色转换,奋力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篇章新境界,就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一项神圣使命。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建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和学术话语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总结实践经验,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实现从中国经验到中国理论的质性飞跃;要认真研究、分析、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建构符合时代发展大势、面向未来、引领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潮流的研究范式和学术话语体系。

  其次,基于MEGA,精心打造一套完整的、全面的、系统的学术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史。在新时代中,我们要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叙事模式,坚守中国立场,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基于MEGA,在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学和思想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坚定理论自信,建构学界公认的、严格的、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分期标准,全景式地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精心打造一套“覆盖面最广、内容最精细、文献依据最充分”的学术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史,为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和学术话语体系夯实基础。

  最后,基于新时代,重新认识和反思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格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要从世界历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高度,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在时代转变的大格局大视野中,重新认识和反思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逻辑演变及其历史地位。一方面,要从新时代入手,重新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破除因时代局限所导致的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盲目趋从的倾向;强化中国立场,客观评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向及其局限弊端,实现从人头式、著作式研究向重大问题研究的范式转换。另一方面,要强化对第二国际和苏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全面总结经验教训,共同服务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创新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马克思学’形成和发展、意识形态本质及其当代走向研究”(13&ZD07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