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国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
2018年06月28日 08: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8日第1481期 作者:修国英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对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良性互动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商讨、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对话可以加深高校学生们对所讨论主题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不断拓宽所讨论问题的涵盖面,预见到对方的思维推理与论证过程。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我们也应该将其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转换的总体目标。同时,近年来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凸显了将“以人为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转换的价值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充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总体目标,就要在时代的变迁中对现有的话语方式进行转化,使其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存在三重维度。第一个维度,也是最为重要的维度,就是要从显性话语走向隐性话语,要实现群体话语向个体话语的转向。第二个维度是从说理话语转向叙事话语,以叙事话语为主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克服说理话语的枯燥乏味,从理性中沉淀感性。第三个维度是从话语灌输走向话语对话,倡导一种对话、启发式的话语方式。只有真正实现了这三个维度的话语转换,才能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总体目标。

  转向审美话语和生活话语

  话语转换的第一个维度就是从显性话语转向隐性话语。显性话语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两种,即以政治话语为核心的文件;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知识话语。一般而言,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教学形式和教学主体、客体都是围绕这两种显性话语展开的。显性话语的缺点是可能将教学固化为外在的、单向度的、专制化的模式。而隐性话语的代表,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者的个体话语、个性话语、生活语言和日常审美话语。

  显性向隐性的话语转换,就是要做到知识话语向审美话语的转向;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向。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要将国家话语、政治话语转译成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日常话语;将高度概念化的、抽象化的文件语言转译成个性化和生活审美话语,后者能够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人生认知产生共鸣和情感碰撞。这是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方式转换的最重要途径,因为只有让受教育者个体的生命体验可感、可触,进而可以内化到自身认同并付诸实践的话语才是有效的。

  为此,可借助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自媒体、网络文化,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者的高质量话语转换,使原本存在于文件中的政治话语,以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个性情感和日常审美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真正使马克思主义融入高校学生们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之目的。

  建立开放性、平等性的话语体系

  话语转换的第二个维度是从说理话语走向叙事话语。说理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备受教育者推崇。最初,这种方式发挥了一定的功用,具有合理性。但事实上,说理教育的重点在于“说服”,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真正靠的应该是“真理”。而且,现在的研究越来越表明,在时间的推移中,真理并不是始终唯一的,而是处于一种相对的、动态的体系中,这与说理所依靠的宏大叙事、标准统一的准绳是不同的。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们的视野不断扩大,知识面逐渐拓宽,这种说理教育的成效也逐渐被削弱。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是要使党的宗旨、方针、政策和意识形态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指南,因此需要转变话语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弥补知识体系与个体审美经验之间的差距,世界教育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即开始由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情景化的教育意义。讲故事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话语资源,自《山海经》以来就是古代人吟诵和传唱神话传说的主要手段。这种方式借助当时的历史掌故、诗歌传说等,潜移默化地对人产生教化作用。而且,叙述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开放且平等的交流过程。

  叙事话语是一个开放性、平等性的话语体系。在这种话语体系中,各种可能的范式被展示出来。这种方式让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根据自己的生命经验和审美体验,综合自己的认知和感受。叙事话语的开放性、平等性、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视域。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中运用这种具有开放性的形式,可以充分重视个体感受和个体审美倾向。这种话语方式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多内隐的、体悟式的教育,与说理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转变为民主的、自我启发式的话语方式

  第三个维度是从话语灌输走向话语对话,倡导一种对话、启发式的话语方式。“教育者是一个真诚的对话者,他积极地参与和介入到讨论中,对话双方之间是互动和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局限于冰冷的文件和政策的机械解读。”可见,为了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对话式的方式。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列宁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到人民群众中,使当时思想觉悟不高的工人阶级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种方式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从而外化于他们的行动中。这是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要求的。而当前,在社会日益走向平稳发展的境遇下,需要培养的是具有现代民主意识、创新精神的人。这样,人们会积极参与国家的日常事务,从而促进民主的发展。这意味着需要主体意识的觉醒,相应地,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转变为民主的、自我启发式的方式。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对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良性互动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商讨、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对话可以加深高校学生们对所讨论主题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不断拓宽所讨论问题的涵盖面,预见到对方的思维推理与论证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话双方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建构人格平等和话语机会均等的双向互动的关系。“我们只能以充分尊重的方式与人交往,不能想当然地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当他人与我的相遇产生共鸣时,对话关系就产生了。”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以现实的实践为基础,检验其教育成效的标准是学生们能否热切地回应社会问题。只有在多样共生、和谐包容的社会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对话才真正成为可能,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才能真正得到尊重。因此,宽容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真正能够有效的有力保障。因而,当前高校应努力营造融包容、开放、批判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开放、和谐、严谨、求实的文化环境。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HDRC20162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