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鹏颖:回应时代课题有了“主心骨”
2017年12月28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8日第1362期 作者:田鹏颖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正式写入了党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重大课题上有了思想理论“主心骨”,必将指导我们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时代课题的理论回应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而发展着的理论是发展着的实践的“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课题的理论回应。

  如果说,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实事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优秀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梦”为主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集中展示,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特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宏观引领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指导如何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指明方向,为未来世界展开波澜壮阔的美好画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回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然具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从理论自身考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再现。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生动、最鲜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实践发展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年来的历史性成就,集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雄厚基础;五年来的历史性变革,酝酿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五年来历史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新,形成了当代中国新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

  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理论形态,二是实践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二者实现了形态表达的辩证统一。

  所谓理论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所谓实践形态,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真理力量,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态、新理论形态、新实践形态的有机统一。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任务、战略安排,坚守人民立场,强化从严治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勇于变革和创新、永不僵化与停滞,以新实践形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为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