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夏: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中人的发展
2017年08月31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31日第1282期 作者:陈新夏

  在全球性问题凸显,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各国共同诉求的背景下,中国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提出了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推进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利益的主张。中国之所以要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是因为全球化既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又有利于人的发展,将为当代中国人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

  马克思对全球化与人的发展问题的阐释

  对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即有深刻的洞察,他们不仅指出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揭示了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要有三方面含义:一是人充分发挥、展示并提升自己的能力;二是个性的确立、丰富和发展;三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他们明确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个人才能“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正是因为个人的发展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即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并且因为在各个层级的共同体中,最大的共同体就是人类,因而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指明了人的发展的世界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中,人的发展就其现实性及实现趋势而言,本质上是一个“全人类”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进而强调,“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以宽广的世界视野对人的发展的世界性做出的清晰阐述,不仅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事实及其必然性,而且明确了世界历史形成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意义,指明了共产主义事业的世界性,确立人的发展的世界视野。

  在全球治理中推进人的发展

  全球化对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首先在于它改变了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从人的发展的长远目标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要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社会环境,显然是世界性的。从人的发展的现实环境看,在各国经济、政治相互关联,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任何国家或地区要实现人的发展,都不能自外于全球化进程。正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大道一样,推进人的发展亦应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为此,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向世界开放,与世界交流,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全球化对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其次在于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视野。近几十年来的事实表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推进了社会的转型与变动,正在从根本上加深人们之间超越地域性的普遍交往,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全球化尤其是全球治理的推进,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确立了人们的世界眼光以及类意识和类认同,提升了人的社会性,丰富了人的时代感。事实表明,在全球化时代,人的发展程度愈益取决于其活动范围的宽度和社会交往的广度。

  当代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必须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一方面,既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当然要注重自身的特殊性,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而不能照搬他国的模式;另一方面,既然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建设,又要注重普遍性,要遵循社会主义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定,充分借鉴人类优秀的制度和观念,沿着人类文明的大道前行。

  培养扎根民族传统且具有世界历史丰富经验的中国人

  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应当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不仅表现在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持续强大的推动力,还应当体现在人的发展层面,体现在为人类的全面进步特别是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示范。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二者在价值取向上是根本一致的。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幸福,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各项人权,提升人的素质,就能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中国人的发展,必然会通过全球化而显示出世界性的意义。

  在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因应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目标,培养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且具有“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中国人。

  中国人走向世界,既是人类普遍交往的历史趋势,又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弘扬者和推广者。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一定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源于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源于该民族文化独特的内蕴、样式和魅力。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和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加以转化创新,才能使中国人更加自信、更有底气地走向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

  在人的发展价值取向和实现路径的选择上,应当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视野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大国担当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的当下,尤其需要放眼世界的开阔视野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只有自觉参与全球化进程,才能拓展人们的交往空间,丰富人们的社会关系,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好地推进人的发展。只有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塑造超越地域限制并具有人类基本良知、优良素养和优秀道德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