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史研究关注“生命的意义”
2020年04月27日 00: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7日总第1915期 作者:方万鹏

  为配合“新文科”建设,促进人文与科技对话,2019年11月9—10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生态文明研究院举办了以“生命的意义:从历史到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南开·中国史前沿论坛”。来自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通过主题报告和评议的方式,进行了热烈讨论。

  围绕“生态·生产·生活——跨越学科边界的生命沉思”专题,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王南湜批评了那种对马克思和怀特海的自然观与科学观过于浪漫主义的、机械的解读倾向,主张将二人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自然生态观念、家园观念、“民胞物与”精神有机结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文化营养。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尹绍亭指出,文化人类学对环境史学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环境史研究应该将人类的生物性与文化性并重,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人类的文化适应比生物适应更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夏明方认为,要通过来自欧美的西方传统、源于中国的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传统这三大路径,构建中国特色环境史学理论话语体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秋升强调,要以历史主义态度对待儒家生态思想,以求真态度全面把握古人思想。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鞠美庭从环境科学角度解释了生态文明的内涵,认为西方工业文明发展路径并不适合中国,只有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建设生态文明才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理性选择。

  回望歧黄仁术,整理护生养生文化,是会议的又一专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昊对近年来医学史的发展进行了反思,认为现今医学史的论述并没有遗忘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转向整体史。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郑洪分析了古代不同群体的养生书写和具体实践,认为当前医学史研究中存在大量“以今律古”现象,进而提出“中医养生史”是医学史还是文化史之问。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玉荣认为,明清儒医、士大夫等群体的庭院药草种植,不仅可用于制药、治病,还有增添园林景色以供赏玩、品评的作用。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张树剑指出,中医将人看作客观存在,通过触摸和观察来建构经络理论,而“气”的概念是想象的,中医的发展要自足经典、面向未来。

  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既有温情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始终处于双重性的历史变奏中。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侯甬坚认为,牦牛和青稞是考察藏地民众生活、解读其历史文献的重要途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张玉林从社会学角度解释了“人类世”的概念与意义,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以及现代农业体系造成的地方作物和禽畜品种资源迅速消失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表达了担忧。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李玉尚对20世纪50—80年代的血防运动进行了审视,探讨了湖南省沅江县血吸虫病防治与当地农业生态的关系。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程志晖以蜱虫为例,介绍了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及防治办法。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李彦昌博士解读了当前我国抗生素滥用状况及其危机。

  关于中国环境史学的取向和路径,与会学者主张应当积极开展以生命为中心的环境史思考。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星光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历程分为被动适应、模仿自然、充分利用、征服自然、和谐相处五个阶段,强调了环境史学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学术责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利华指出,环境史学者应当突出生命关怀,以生命为中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滕海键认为,环境史的主旨关切与未来取向就是对生命的观照。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教授周琼认为,生态文明更具有面对未来的广博性与包容性,而环境史则有面对既往的沉淀与厚重。

  在“生命的时空厝置——从历史走向未来的生生之道”专场,与会学者从不同的时空尺度探讨生命。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曹幸穗指出,当今农业的出路是运用现代科技成就和装备,结合传统农业智慧,创造更高效、环保、安全和可持续的新型农业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跃生分析了清朝乾嘉年间至当代的人口数据,指出代际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对家庭代际功能具有重要影响,而代际生命构成的变化与出生率、死亡率、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中国科学院任小林博士通过技术分析手段探索史前人口变化,提出可以尝试将过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予以定量。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曹牧博士以近代天津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为例,认为生命史为城市环境研究带来了新视角。

  人工智能和基因编辑是当今世界前沿科学领域,可能引领人类社会实现新的重大跨越,但也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在“当人类成为造物主——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的利益与风险”专场,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任晓明回顾了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的发展历程,认为这深化了对生命的理解,但同时可能造成对生命的简单机械化理解,导致道德堕落和艺术衰落。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教授系统讲解了人工智能的研究价值、发展阶段、未来趋势和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剖析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认为加强治理监管、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和伦理体系迫在眉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振红以秦汉天文学和思想史的研究为例,诠释了跨学科合作对于深化历史研究、实践“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学精神的重要性。

  会议召集人王利华教授、余新忠教授表示,此次论坛意在推进人文与科技之间的对话,从时间纵深之中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与会学者表示,要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积极弘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中国史学传统,大力推进环境史、医疗史等新兴领域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