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祖神话体现古希腊人自身认同
2020年01月20日 09: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月20日第1861期 作者:徐晓旭 徐进伟

  希腊神话以故事众多、类型多样、情节丰富而著称,名祖神话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名祖”(eponymos)就是指,如果某个英雄或神的名字构成或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是某一人群名称或某一地名的来源,该英雄或神就是这群人或这个地方的名祖。古希腊城市波塞多尼亚(Poseidonia)和赫拉克雷亚(Herakleia)分别得名于海神波塞冬(Poseidon)和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kles),波塞冬和赫拉克勒斯便分别是这两座城市的名祖。族称“埃托利亚人”(Aitoloi)和“亚美尼亚人”(Armenioi)则被想象为来自英雄埃托洛斯(Aitolos)和亚美诺斯(Armenos)的名字,两位英雄就成了两个族群的名祖。再如,作为同样被想象出来的英雄,拉凯戴蒙(Lakedaimon)是拉凯戴蒙(Lakedaimon)地区的名祖,埃拉托斯(Elatos)是埃拉忒亚(Elateia)城的名祖。当然,其他一些文化(例如罗马、犹太人)也有名祖神话。但是,希腊人的名祖神话却可谓连篇累牍。正是名祖数量之多乃至过多,反而暴露出他们通常是人为编造的产物。不过,名祖神话又产生于具体的历史情境,有其独特的实际功用和文化内涵。因此,名祖神话的研究也构成了认识古代希腊文明不可或缺的方面。

  因名造祖

  尽管存在先有名祖后有族称或地名的情况,但更常见的是族称和地名引导着人们去创造一个同名或同词根名字的祖先。不妨看这样一例:拉哥尼亚的城市西代(Side)、小亚细亚南岸庞菲利亚地区的城市西代(Side)、彼奥提亚的西戴(Sidai)地区和腓尼基人的城市西顿(Sidon)的名祖都叫西黛(Side)。希腊语side义为“石榴”,几位作为名祖的女英雄的名字Side无疑均取自该名词,但很难说几个地名也全都来源于它。

  据古代文献记载,彼奥提亚的西戴石榴树很多,该地得名于石榴。就拉哥尼亚的西代而言,文献缺乏有关其地名由来的记载,但既然它与前者一样都位于希腊,其地名也应为希腊语“石榴”一词。

  按传统文献的说法,庞菲利亚的西代是小亚细亚西岸的希腊城邦库麦建立的殖民地,但殖民者忘记了希腊语,说起了一种独特的蛮族语言,这种语言以前不曾存在,邻近的其他蛮族也听不懂。不过发现的铭文和钱币资料显示,这里同时使用希腊语庞菲利亚方言和一种被学者称为“西代语”的安纳托利亚语言。尽管保存下来的西代语词汇有限,但还是可以想象到,Side或其庞菲利亚方言形式Sibde或许有西代语词源。不过,这个不为人知的西代语地名在词义上是否与石榴相关,其希腊语地名是由音译还是意译得来,均无从知晓。但Side这个广为人知的希腊语地名,对庞菲利亚的西代人来说无疑携带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其钱币上便压印着石榴的图案作为城邦的标志。

  就西顿而言,西黛被选作名祖,是一种“俗词源”解释。“俗词源”其实是一种构词法,即将难以理解的古语或外来语转化为熟悉的词形。Side与Sidon部分相同,给人一种同根词的感觉,但后者的真正词源是西顿的腓尼基语地名,在词义上与石榴并无瓜葛。

  因势造谱

  尽管名祖的发明看似一种文字游戏,但名祖神话中的谱系关系和故事情节常常是有意甚至精心安排的产物。在这种安排中,现实情境和主体心态是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名祖谱系神话也常常构成对群体身份认同、与其他群体或地方的关系,以及群体在世界上所处地位的隐喻。希腊人(Hellenes)的名祖希伦(Hellen)的家族谱系讲到,希伦生子多罗斯(Doros)、克苏托斯(Xouthos)和爱奥洛斯(Aiolos),克苏托斯生子阿凯奥斯(Akhaios)和伊翁(Ion)。希伦的子孙多罗斯、爱奥洛斯、阿凯奥斯和伊翁分别是希腊人内部的多里斯人(Dorieis)、爱奥利斯人(Aioleis)、阿凯亚人(Akhaioi)、伊奥尼亚人(Iones)的名祖。该谱系显然是对希腊人及其内部几大次族群关系结构的一种家谱式表述。从中也不难看到想象的共同血缘在族群身份认同建构中发挥的作用。

  不过,不能据此就像马克斯·韦伯所主张的那样,认为想象的共同血缘是界定族群的终极标准。我们很容易找到与这种定义冲突的例子,如希腊人内部次族群阿卡尔那尼亚人(Akarnanes)的名祖阿卡尔南(Akarnan)、阿尔卡狄亚人(Arkades)的名祖阿尔卡斯(Arkas)在谱系上并不属于希伦家族。帖撒利亚人(Thessaloi)被认为且自认为属于爱奥利斯人,“爱奥利斯”(Aiolis)也被认为是帖撒利亚(Thessalia)的古名,最初的“希腊”也常被认为是帖撒利亚的一个地方,但帖撒利亚人的名祖帖撒洛斯(Thessalos)却未被列为爱奥洛斯的后代,甚至没有被编入希伦家族谱系。尽管这些名祖并非希伦的后裔,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所代表的族群被认定为希腊人。

  事实上,名祖神话所象征的想象的共同血缘与其他文化特征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或者说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特征,只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才被选择用以充当族群身份认同的标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希腊人的某些次族群的名祖谱系没有被系统化整合进希伦家族谱系。无论希伦家族谱系还是这些次族群的名祖谱系,都是不同范围的希腊人群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情境下对于自身认同的神话式话语建构,而非所有希腊人始终如一的声音。

  跨族之祖

  想象的共同血缘不能作为定义族群的万用标准,还体现在名祖神话的谱系关系常常是跨越族群的。西顿名祖西黛所属的谱系就表明了这一点。伊那科斯(Inakhos)之女伊娥(Io)与宙斯生女利比娅(Libye)。利比娅与波塞冬生子阿盖诺尔(Agenor)、柏洛斯(Belos)和埃努阿利奥斯(Enyalios)。阿盖诺尔娶推萝(Tyro)为妻,生子卡德摩斯(Kadmos)、腓尼克斯(Phoinix)、叙罗斯(Syros)、基利克斯(Kilix),生女欧罗芭(Europe)。柏洛斯娶西黛为妻,生子埃及普托斯(Aigyptos)和达那奥斯(Danaos)。阿尔戈斯(Argos)的伊那科斯家族谱系是一个影响很大、很古老的谱系,且有较多变体,但其中一些关键人物始终保持着地位的稳定。尤其是这个版本,出现的人物较为精简,多属名祖:利比娅和欧罗芭分别是利比亚(Libye,希腊人对非洲的称呼)和欧罗巴两大洲的名祖。卡德摩斯是忒拜的建城英雄,是忒拜卫城卡德美亚(Kadmeia)和传说中忒拜古时居民卡德美亚人(Kadmeioi)的名祖。腓尼克斯、叙罗斯、基利克斯分别是腓尼基人(Phoinikes)、叙利亚人(Syroi)、基利基亚人(Kilikes)的名祖。埃及普托斯是埃及(Aigyptos)的名祖。推萝和西黛分别是腓尼基城市推罗(Tyros)和西顿的名祖。达那奥斯是达那奥伊人(Danaoi)的名祖。“达那奥伊人”和“阿尔戈斯人”(Argeioi)在《荷马史诗》里都是对远征特洛伊的希腊人的总称,在后来的文献中“达那奥伊人”也被说成是阿尔戈斯人的另一族称。达那奥斯还以生有50个女儿而著称,事实上各种谱系版本中提到的他的女儿不止50个。拉哥尼亚的西代的名祖西黛也被描述成其女儿,虽然她并未出现在通行版本的50个女儿之列。此外,埃努阿利奥斯是战神阿瑞斯之子或阿瑞斯的别号;贝洛斯的名字Belos最初应该是对腓尼基神巴力的名字Ba al的希腊语对译形式。

  这份谱系是对东部地中海世界族群地理的神话解说。腓尼基、叙利亚和基利基亚因相互毗邻,其名祖被比作三兄弟。三地和埃及都是与希腊人很早就有交往或者希腊人很早就前去开展贸易、殖民和当雇佣兵的地方。将身兼移居希腊的近东王子和希腊族群名祖的达那奥斯和卡德摩斯,与这些近东族群和地方的名祖编排成亲兄弟和堂兄弟,显然是对这种联系网络的一种拟人化图说。推罗和西顿的名祖作为其母亲或婶母的辈分,反映了腓尼基人在东地中海贸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系列谱系关系安排实质上也是希腊人对自身在世界中的一种定位。而这类名祖谱系神话的跨族群性也为日后腓尼基人、基利基亚人等外族在“希腊化”进程中对其直接利用提供了便利。他们热衷于强调自己的名祖与希腊英雄的亲缘关系,因而也更容易为希腊人所接受。名祖神话为族群互动和整合提供了“历史”依据。

  指物为祖

  也有名祖谱系神话是对自然环境的拟人化解释。彼奥提亚的西戴的名祖西黛在神话中是奥里翁(Orion)的第一个妻子,因与赫拉比美而被赫拉投入了冥府。该神话实质上是对石榴作为西戴特产的隐喻。奥里翁死后被宙斯安置在天上成为猎户星座,希腊语中猎户星座的名字就是Orion,而能够在夜空中见到猎户星座的时间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谱系中奥里翁和西黛之间的夫妻关系也正是对这种物候特征的神话式说明。石榴在宗教中又与阴间和死亡关联,所以又有了她被抛入地府的情节。

  庞菲利亚的西代的名祖西黛是陶罗斯(Tauros)的女儿,基摩洛斯(Kimolos)的妻子。西代北依陶罗斯(Tauros)山,陶罗斯和西黛的父女关系是对该城地理特征的拟人化描述。不过,基摩洛斯(Kimolos)岛是基克拉迪群岛中的一座小岛,很难说与西代邻近。究竟是何原因致使基摩洛斯被安排为西黛的丈夫,史料并未给出线索。不过,如果不属于纯文学编排的话,名祖的夫妻关系背后有可能隐藏着西代与基摩洛斯岛之间有过某种联系的历史。

  以上仅以几例展示了古代希腊名祖神话的常见情况,但事实上其类型、内涵和功用远不止这些。数量巨大、谱系复杂、版本多变的名祖神话,在古代希腊人的身份认同、族群和城邦关系、对外交往和对外态度、世界观、地理认知、历史叙事和观念、宗教习俗和信仰、文学传统等研究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史料。目前国内学界对这类神话已有少量研究,也期待着更多的研究问世。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