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健:多因素推进中世纪英格兰货币经济
2018年08月06日 09: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6日第1508期 作者:崔洪健

  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英格兰处于农业经济时代,工商业发展水平较低。事实上并非如此,货币供给的增加为商品买卖提供了充足的交换媒介,进而促进了商业水平大幅提升,货币经济随之出现。当然,中世纪英格兰货币经济演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货币供给外,人口的增长、记账体制的建立、信贷制度的发展、中央政府管理能力的加强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货币因素为出发点考察货币经济的演进,可以为中世纪英格兰经济史研究提供新视角。

  王国管理能力逐渐增强

  赋税的征收和对货币铸造的管控体现了英格兰王国管理能力的增强,这在客观上有利于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进而推动了10世纪末至12世纪中期英格兰经济的货币化。

  首先,赋税的征缴促进货币的流通。自盎格鲁—撒克逊晚期英格兰统一以来,英王对整个王国的控制不断加强,赋税的征收日益规范化。赋税以郡为单位进行征缴,郡守把所征收的赋税上交至国库,届时由专人审计税赋数额、检验货币成色、登记造册。最初征收的赋税占货币供应量的近一半,到诺曼王朝时期,英王开始征收重税,赋税占货币供应量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由于教俗大封建主享有赋税豁免权,农民和小领主便成为交纳赋税的主力军。为了获得用以支付租税的货币,农民和小领主把农牧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被迫参与到商品交易之中。这样,赋税的征缴促进了乡村市场的发育和货币的使用。农民和小领主交纳的赋税流向居住在城市里的国王和大领主手中,而当大领主与商人购买农产品或向乡村地区投资时又促使货币从城市流向乡村。这就是中世纪英格兰城乡间货币流通的最初状况。

  其次,货币管制为商品交换提供高标准货币。中世纪英王视铸币权为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控制货币铸造来加强对王国的统治,这在客观上有助于流通中形成高标准的货币。从10世纪末开始,货币铸造就由英王控制,如铸币所的设立、货币设计样式的改变、货币标准的调整、铸币官员的任免。货币上国王的肖像和徽号不仅是一种政治宣传,而且也是对货币标准的担保,使货币持有者对货币的成色和重量标准产生信任,这对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被广泛接受至关重要。同时,英王颁布法律规定只允许本土货币流通。最终使得整个王国内流通一种高标准的货币,即货币的面值与其所含贵金属的价值保持一致,这不仅有利于赋税的征收,而且也为商品交换提供了良好的货币环境。

  再次,经济货币化的表现。当人们逐渐认识到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的便利性时,货币在各个领域中的使用不断增加,进而促进经济的货币化。对于拥有地产的大领主而言,除了购买昂贵的军事装备外,还要花费大量金钱用于购买奢侈品,以满足彰显他们较高身份地位的生活需求。同样,农民也参与到了市场买卖中,出售农产品,或是购买自己无法生产的物品,如农业生产工具和炊事用具等。同时,工资采用货币支付。王国军队中的步兵每天的工资为1便士,而农业雇工每天的工资为半便士。此外,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在增强。《末日审判书》中对各地财产和农民应缴纳地租数额的记录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这些记录成为英王每年征税的依据。

  货币经济发展背后有三大因素

  人口增长创造的需求推动市场扩张,货币供给的增加提供充足的商品交换媒介,记账体制的建立便于大宗商品交易的结算,这些因素共同促使13世纪末英格兰货币经济的出现。

  其一,人口增长与市场扩张。从12世纪中期至14世纪初,英格兰持续增长的人口导致对各种商品需求的增加。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领主直接经营自己的地产或通过提高地租来获利,农民也开始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或饲养市场价值更高的牲畜。同时,需求促使市场大量涌现以及城市网络形成。随着市场的发展,商人希望简化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代替物物交换。与市场发展相伴随的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如道路和桥梁的维护以及新交通线的开通,港口设施的建造与航运技术的提高,运输成本得以降低,而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国内外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人口的持续增加创造了需求,市场的发展则满足了这种需求,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商品运输更为便捷有效,整个社会的货币化水平不断提高。

  其二,货币供给提供充足的交换媒介。在中世纪工商业欠发达的时代,货币有利于商品交换,货币供给规模越大,市场交易越灵活。1180—1300年,英格兰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了11倍,远超人口的增长幅度,人均货币量也从1100年的2—4便士大幅上涨至1290年的46—62便士。当时的货币供应量已经达到了货币可以作为交换媒介的临界点,即货币在商品买卖和其他各种支付中被普遍使用。同时,各种赋税也多以货币的形式征收,甚至封建军事义务也被折算成货币。这是英格兰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商品交换的媒介、地租和其他各种封建义务的缴纳均以货币为主的景象,同时也表明以货币为媒介的高效商品交换基本上代替了耗时和低效的物物交换,这使得已经形成的市场网络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至13世纪末,英格兰社会的各个阶层均与货币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了联系,货币也成为各种支付的主要手段。

  其三,记账体制的形成有利于大宗商品的买卖。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出现大宗的商品交易,流通中也引入了更多面额的货币,市场交换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于小额交易而言,商人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完成,而在大规模交易当中,商人就需要运用以记账货币为基础的换算关系才能结算清楚。当时的记账货币主要有英镑、先令、马克,它们与便士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英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1马克=2/3英镑。人们可能同时参与多宗商品交易,或者在交易中延期支付。这样的话,用文字记录交易的商品数量、金额、付款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统一的度量衡有利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一定数量的商品的售价是固定的。由记账货币、文字记录和统一的度量衡构成的记账体制有助于商人完成复杂的市场交易,也是货币经济形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信贷制度促进货币经济深化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遭遇了严重的银荒, 直接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出现短缺,而信贷制度的发展不仅缓解了货币短缺造成的困难,而且客观上增加了货币供给,促进了货币经济的深化。

  首先,法律保护信贷制度的发展。货币短缺促使信贷制度的发展,而债务关系能否得到法律保护将对信贷制度产生重要影响。记录借贷金额、还款方式、利息高低等内容的书面凭证是信贷关系存续的依据,自治城市还对债务关系进行了登记,如果债务人不能按信贷合同偿还借款,将受到债权人的起诉。同时,在英王颁布的保护信贷关系的法令中就包含了对债务人未能偿还债务后的惩罚举措。如债权人可以得到两倍于借贷金额的罚金,或是债务人土地上的租金和利润,或是债务人在全国范围内的部分动产。如果还无法偿还,债务人将被投入监狱,直到债务被彻底还清。法律保护了信贷关系和借贷合同的履行,促进了信贷制度的发展。到了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信贷网络,从沿海港口到内陆的集市,从城市到乡村,信贷活动无处不在。

  其次,信贷制度增加货币供给。当货币出现短缺时,信贷的发展增加了货币供给,满足了社会各个阶层对货币的需求。如国王借贷筹措战争费用,领主借贷去支撑奢侈的生活,商人借贷去购买商品,农民借贷去维持农作物歉收时的生计。同时,信贷凭证的转让也能增加货币供给。信贷的偿还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年,甚至仅为几个月。但是,如果偿还时间间隔过长,债权人又急需货币来缴纳赋税、偿还债务或进行投资时,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债权关系转让给第三方,即A向B借贷,而当B急需钱款时又向C借贷同样数额的货币,此时B可以依据书面信贷凭证要求A把借款偿还给C。这样,信贷凭证就成为商人个人财产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在他们中间自由流动。

  再次,信贷制度促进货币经济的深化。商业信贷为货币经济提供流动资金,有助于加速大宗商品交换。对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商人而言,当羊毛和呢绒等商品装船出口之前货币较为短缺,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借贷获得资金购买这些商品,而当商品销售后货币则较为充足,他们既可以购买商品进口到国内,也可以把部分货币借贷给其他人。同时,信贷中的延期支付也有助于商品交换。商人在大规模购买商品时可以分期付款,而在销售商品时也允许顾客分期支付,这使得商人可以同时参与多宗交易。同样,延期支付有利于乡村中各种经济行为的结算。在乡村中的商品买卖、劳动者的雇佣以及土地转租后租金的支付等经济活动中并不需要直接支付货币,而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借贷双方进行一次清算,其中大部分交易互相抵消,最后仅剩部分交易需要支付现金。信贷成为各级市场上商品交易的基础,货币经济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具备三个特征

  中世纪英格兰货币经济的发展演变经历了经济的货币化、货币经济的出现与深化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王国中央政府为货币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诺曼征服后,英格兰王国建立起日益完备的国家管理制度,为货币经济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制度保障。为了规范税收征缴,英王设立了由专人负责的财政署,并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赋税制度。赋税的征收促进了城乡间货币的流通,社会各个阶层也开始习惯使用货币。同时,英王高度重视货币铸造,并派遣专门的官员监督和管理铸币所,保证货币的较高标准(重量足、成色高),为货币经济提供了稳定的交换媒介。此外,英王颁布的一系列法令保障了货币经济的有序发展。如市场管理的相关法令规范了市场交易,保护债务关系的法令促进了信贷制度的发展,严惩伪造、剪边和走私货币等违法行为的法令保证了货币的良好流通。

  第二,货币经济的发展演变是多种因素相互促进的结果。中世纪英格兰的货币经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货币能否有效在各种支付中使用是最为关键的。流通中少量的货币能促进经济的货币化,而只有当充足的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时才能促使货币经济的出现。当然,货币经济的形成并不能简单归结为货币供给的大幅增加,王国中央政府管理能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和记账体制的建立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人口增加创造的需求促进了市场的扩张,记账体制有利于大宗商品交易,王国政府颁布的相关立法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保护。但是,只有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大前提下,这些因素才能发挥作用。即使到了中世纪晚期英格兰遭受严重银荒时,商品交换也并未因货币短缺受到较大影响。信贷制度的发展增加了货币供给,缓解了银荒造成的困难,同时也促使上述各种因素继续发挥作用,共同推动货币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第三,在货币经济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健全的货币体系。在货币经济的发展演变中,中世纪英格兰形成了金币、大面额银币、小面额银币为主的三层次货币体系,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货币适应不同的商品交易行为。金币适用于国际贸易和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大面额银币适用于国内中等规模的商品买卖,而小面额银币适用于零售贸易和工资的支付。三个层次的货币在具体的支付中是相互兼容的,它们既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相互兑换。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市场交易需求,货币体系还经历了从单一面额到多种面额并存的转变。中世纪英格兰的流通中形成了包括三层次和多种面额的健全的货币体系,为货币经济的演进提供了根本动力,也使得货币经济更具灵活性和弹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世纪英国货币制度变迁研究(973—1520)”(17BSS03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