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汉代戍卒家书中的家国情怀
2017年06月12日 08: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12日第1224期 作者:姜洋

  出土简牍中的书信多称为“记”,是秦汉时期最为常用的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西北汉简中的戍卒书信是丝绸之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汉代丝路沿线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提供了宝贵材料。

  两汉政府经营西域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完成凿空之旅。从此,汉朝开始在河西走廊屯田戍边,设郡置县,建设河西到西域的城、障、亭、燧、置等侯望、邮传系统,军事防御与交通邮驿融为一体,以维护和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汉书·西域传》载:“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这条由张掖至敦煌的通道是汉代丝绸之路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派有大批戍卒进行屯守,《汉书·赵充国传》载“窥见西边、北边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有吏卒数千人”。然而,作为丝路的普通守护者,默默无闻的戍卒千百年来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海洋中。

  1907年,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705 枚简牍。1914年,王国维、罗振玉依据这些汉代简牍合撰出版《流沙坠简》一书,开启了利用出土简牍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研究汉代历史的先河。20世纪以来,随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悬泉汉简、肩水金关汉简等不断出土,其中的戍卒书信揭开了很多尘封已久的丝路往事。

  记录普通人的丝路生活

  对汉代丝绸之路沿线戍卒的生活状况,学界多有争论。戍卒生活的真实状况如何,可从其书信得到更为直接的反映。

  西北汉简中的戍卒书信往往以“甚苦事”、“甚苦侯望”、“甚苦官事”为习用语。敦煌烽燧遗址出土的两件书信可以反映出西北屯戍生活的艰辛:“田子渊坐前:顷久不相见,闲致,独劳,久客关外,起居无它,甚善。致忧之,今接人来积三日,粮食又欲乏,愿子渊留意……”(《敦煌汉简》236·AB);“儿尚叩头白记:闲来,上日久食尽乏,愿贷谷一斛……杨掾坐前,数数哀怜,恩德甚厚甚厚……尹府哀小姓贫人子久居塞外,当为发代。唯掾以时移视事盈岁名尹府,须以调代,代到,得归,叩头叩头”(《敦煌汉简》244·AB)。

  《汉书·王莽传》载“改郡太守曰大尹”,从简牍中“大尹”等称谓来看,这些书信当属新莽时期,其中不乏“食尽乏”、“久客关外”、“小姓贫人子久居塞外”、“数数哀怜”等语,展现了这位名叫儿尚的贫苦戍卒困守边塞、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情形。从书信可以得知,戍卒粮食得不到及时供应,戍守超期而替代者迟迟不到,从细微处验证了新莽时期因政策失当而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局势紧张这一史实,与《后汉书·西域传》“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的记载相吻合。尽管身处艰苦的战争环境,边地吏卒依然表现出建功边塞、报效国家的进取精神,“臣厶罪在西域,期于殄逆虏,平定诸国”,“恩德固可未报哉?臣子之职宁可废耶!”这些书信记录了汉代普通戍卒为维护丝路畅通和边地安宁不畏艰险的事迹。

  诉说普通人的丝路情感

  《盐铁论·徭役》云:“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长子不还,父母愁忧,妻子咏叹。”在此背景下,当有不少以建功边塞、思乡怀远为题材的作品产生,但很少见诸史书,丝路沿线出土的汉代戍卒书信恰可弥补传世文献在这方面的空缺。

  以敦煌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一位戍卒写给家人的书信为例,信中流露出自己因担负“书天田”的边防任务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无奈之情,并希望父母“严寒参列愿自将宜”,在末尾向兄嫂表达了谢意,“怨己无能,谢兄嫂供养三亲,万幸辞谢”。尽管简文残损较多,但依然看出戍卒惦念亲人以及因无法侍奉父母而流露出的愧疚之情。

  部分书信则表达了边塞戍卒的袍泽情谊,以居延烽燧遗址出土的两件书信为例,“二卿时时数寄记书,相问音声,意中快也”(《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05·43B);“始春不和,愿子游谨衣强餐饭,子游幸赐尺记”(《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85·4B)。两封书信虽寥寥数语,但情真意切、句意平远,与汉代五言诗《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汉代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颇为相似。戍卒书信中经常出现的“强餐饭”、“足衣强食”、“久不相见”等语,更是直接出现在汉代边塞诗中,有助于了解汉代边塞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为展现边塞诗写实的语言风格、诗歌意象及表达技巧提供了文本参考。

  拓展丝绸之路研究视野

  学界利用大量简帛文书深化了丝绸之路研究,特别是在东段线路的考证、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使者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对丝路沿线社会生活的研究则相对单薄。戍卒书信中保留的请求他人代买物品、向家人索要衣物、与当地居民贸易往来等大量内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形态提供了丰富史料。

  以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的一封名叫元的戍卒至信子方请求代买物品的书信为例。该书信书写在一块长23.2厘米、宽10.7厘米的帛上,共10行319字,是目前出土字数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私人书信实物。“愿子方幸为元买沓一两,绢韦,长尺二寸”,“笔五枚,善者”,“郭营尉所寄钱二百买鞭者,愿得其善鸣者”。悬泉置遗址中出土了毛笔、砚、革履和丝绸、毛麻织品,新疆尼雅汉晋遗址中出土了弓箭、织锦护臂、黄绢袍服、绢质面衣、锦枕等,如果研究者将戍卒书信中要求代买的物品与之相结合,参之以武威磨咀子汉墓绢底平绣屯戍人物图、酒泉下河清汉墓壁画等图像资料,就可以清晰还原汉代丝绸之路普通大众的服饰特征和生活场景。

  这些书信中关于织品的记录还可以为河西地区织品贸易研究提供材料,例如,“先取给。宜当立,上间仗不在久久至今,叩头叩头。唯以皁布八尺,直百廿八钱,尺十六钱”(《敦煌汉简》2324A)。书信中的“皁布”即“皂布”,是一种未经上色的麻布或葛布,文献中有“白衣”之谓,是汉代普通民众衣着最常见的颜色。通过对西北汉简中的戍卒衣装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戍卒衣装的颜色以皂、白、黄为主,质地多为麻布和葛布。但在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曾出土丝织残片共123件,品种有织锦、罗纱、绢、纚等,颜色有朱红、绛紫、月白、天蓝、翠绿、墨绿、白、黑、烟色、茶色等。结合贳卖名籍文书和戍卒向家人催要衣物、织品的信件,可以推断内地戍卒带到边塞的织品已成为当时河西地区丝绸贸易的来源之一。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