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简述抗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2016年11月14日 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14日第1087期 作者:张锋

  在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在培养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方法、原则和途径,构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显著实践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干部队伍,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人才基础。

  大量吸收和培养人才

  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后,党科学、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充分认识到蕴藏在各阶层人民中的巨大人才潜能和活力,正确地阐释了人才的科学内涵和深刻意蕴,为党的人才战略调整创造了思想和组织路线上的条件。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明确指出:一切同情于反日反卖国贼的知识分子,不问其过去如何,都能享受苏维埃政府的优待;一切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迫害的知识分子,都可以来到苏区;一切革命的知识分子,不论其出身如何,苏维埃均给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毛泽东在会议上称赞知识分子是“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

  全面抗战爆发后,党中央深刻洞察到人才问题的重要性。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充分建立在持续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基础上。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1939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断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这一重大决定,指出“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且制定了“来去自由”的人才政策,即“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

  全方位培养各类优秀人才

  为广泛吸收和培养干部队伍,毛泽东多次作出“革命青年,来者不拒”的指示。党在战略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一批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安全送往延安,并进行妥善而有针对性的安排,实现各类人才的科学合理配置。随着大批人才的集中汇聚,原本偏居一隅、默默无闻的陕北小城延安声名鹊起,成为闻名中外的高密度人才集聚区,知识分子总数超过4万人,极大地缓解了人才短缺这一问题。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央干部教育部,集全党之力,加强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伊始,就迅速恢复中央党校,开启党在延安创办干部学校的历史起点,1936年又创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此外,中央经过统筹安排,又相继成立陕北公学(1937年)、马列学院(1938年)、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1940年)、延安大学(1941年),还陆续创办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自然科学院(1939年)、八路军医科大学和军政学院(1940年)、军事学院和民族学院(1941年)、俄文学校(1942年)等各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陕甘宁边区平均每8.3万人就拥有一所高等学校。通过“小步快跑”,党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培养网络,将延安建设成为一所革命的大学校、人才培养的大本营。至1939年11月,在党的中级干部中,知识分子所占比例已达85%。

  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

  对于知识分子如何才能尽快成长为成熟的革命干部,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进行了明确阐述:“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毛泽东指出,实践是锤炼人才的最好方式,对人才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催化和引领作用,要以实践活动滋养、支撑和发展理论知识,同时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选拔任用人才。

  为培养革命的知识分子,党积极提倡并大力促进知识分子工农化和工农干部知识化,促进各类人才的熔合式发展。毛泽东指出,知识青年和广大学生必须放下身段,“下沉”并真正熔合到工农群众中,否则“将一事无成”。1939年6月,他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要求“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并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尽快实现革命化、工农化和群众化。同年底,陕甘宁边区党委在《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指示》中指出,知识分子和工农干部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应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提高,加快彼此的结合进程,从而逐渐互补、熔合为一体。在党的号召下,边区广大知识分子纷纷深入工农群众,并与之相结合,逐渐锻炼成长为革命化、工农化的知识分子,工农干部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迅速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知识水平的新型干部人才。

  关心人才队伍成长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高度珍视人才的科学理念。毛泽东强调,在干部的使用上,必须对党内外同志一视同仁,“不但要关心党员干部,还要关心非党的干部”。

  为了在党和军队中全面确立正确的人才价值导向,1939年6月,总政治部在《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和培养新干部问题的训令》中,要求认真做好大批吸收革命知识分子参与军队工作,积极了解并充分发挥其才干与特长。1941年4月,中央军委发布指示,要求在对待各类专门人才(如军事家、工程师、医生等)时,应以其专业知识为尺度,在物质待遇上要“高看一眼”,尽可能地给予倾斜和优待,使之能够专心致志地工作。1942年9月,总政治部发出《关于部队中知识分子干部问题的指示》,深刻总结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即团结、改造和使用。第一,要积极争取进步知识分子加入党和军队,充分容纳、吸收和凝聚人才;第二,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实现知识分子的革命化和无产阶级化;第三,合理分配知识分子工作,并予以大胆提拔使用,使其有良好的事业前途。党对人才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各种关怀、优待与礼遇,极大地提升了广大人才的革命热情和工作干劲。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吸引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培养和引导,促进了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全面发展。经过党的培养,一大批知识分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干部,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奔赴抗日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

  ‘党管人才’政策的整理与研究”(14YJA71003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