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 何杰:“人本主义工程”思想的理路及启示
2018年05月08日 08: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8日第1445期 作者:张卫 何杰

  “人本主义工程”是指工程师出于人文关怀的目的,利用工程技术来满足人(尤其是弱势群体、贫困群体、受灾群体或其他被边缘化的人群)的基本生活需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为了更加直观地理解什么是“人本主义工程”,以及它在防灾救灾、灾后重建等中所起的作用,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实践案例。

  1998年,洪都拉斯遭受飓风米奇的袭击,洪都拉斯政府为安置在该飓风中受灾的民众,新建了一个名为科里纳斯的村庄。但是长期以来,该村庄没有任何水源、医疗和电力设施,当地居民主要依靠储存的雨水或者付费购买供水公司通过卡车运输的水来生活,这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惯常生活方式。为了改善当地的用水状况,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在此地实施了一个名为“水与污水处理”项目,它是科罗拉多矿业学院2004年启动的一个“人本主义工程”高级设计课程的实践项目。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师生准备用他们所掌握的工程技术,从地下开采水源来解决当地的水源与污水处理问题。这在技术层面本来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但是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后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村民们不太愿意承担工程的费用,并且这样做之后,这个地区原有的经济秩序与生活模式将会被打破,许多人会因此而失业。为了克服工程实施中的阻力,他们与当地居民、供水公司和政府管理人员进行了多轮深入的沟通与交流,最终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在此基础之上,他们才进行了一定限度的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他们还发现当地的地质构造非常特殊,再加上供水设备在当地不容易购买,这使得工程的实施不能按照通常的方式进行,需要他们结合当地的特有地质构造与材料供应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与施工。由于他们的出色工作,该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全球对话工程奖”等多项资助与荣誉。

  国外工程界之所以提出“人本主义工程”的理念,其原因在于以往的工程教育和实践仅仅把工程当作一种实现个人利益的职业,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等非工程技能的素养。这种新的工程教育与实践理念目前已对欧美大学的工程教育专业产生广泛的影响,许多学校都成立了专门的人本主义工程中心,并开设了相应的人本主义工程辅修专业,如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密歇根理工大学、达特茅斯学院、俄勒冈大学、悉尼大学、坎特伯雷大学等。

  上述大学虽然都设有“人本主义工程”项目,但每个大学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以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该校的“人本主义工程”项目被称为“情境中的工程”,其含义是:基于科学或工程的手段来改善人类境况的协同开发,具体包括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如清洁饮水、清洁能源)、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社区的适应力(如抗灾害能力和经济恢复能力)。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所以“情境中的工程”主要关注的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这就需要与当地社区进行深入的沟通以及具有对具体情境的敏感能力,方能真正了解到当地居民的切身需要。正是在此意义上,他们把“人本主义工程”命名为“情境中的工程”。

  虽然这些大学对“人本主义工程”的理解不尽相同,各有其特点与侧重点,但通过对它们的综合考察与比较,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特征:1.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尤其是加强工程与人文知识的融合,学生需要同时学习工程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方面的课程;2.为学生创造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各种机会,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游离在社会财富和权力边缘的人们的同情心,增强学生对社会情境的敏感性;4.强调工程的社会语境,关注工程对伦理、社会、法律、文化、习俗、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注意上述因素对工程活动的制约;5.注重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社区的风土人情,提高工程的针对性与适应性;6.除了发生灾难或危机时的救援工作,更强调平时的预防性建设,提高社区的抗灾害能力与工程的可持续性。

  当然,也有人对“人本主义工程”这一名称提出了疑问:工程难道不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为人类服务的吗?如果是这样,任何工程难道不都是具有人本主义倾向吗?这种质疑不无道理,但“人本主义工程”有其特殊的内涵,判断一个工程是否属于“人本主义工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基于直接受益人的需求;2.此种需求必须与基本需求相关;3.同那些从中受益的人有良好沟通;4.这种需求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得以实现。

  “人本主义工程”不仅可以应用于防灾救灾、灾后重建等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比如扶贫等。我国实施的各类科技扶贫项目,如光伏扶贫、母亲水窖、构树扶贫等,与“人本主义工程”思想存在一定的相通性,都是通过工程技术的手段来达到帮扶社会困难群体的效果,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以光伏扶贫为例,该工程以光伏发电技术为实施途径,重点扶持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以及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在光照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通过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不仅可以为农户自己所用,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卖给国家电网,这样每家每户都成为一个微型的发电厂。光伏发电不仅清洁环保,而且有成熟的技术支持,能带来稳定的收益,既适合建设户用和村级小电站,也适合建设较大规模的集中式电站,还可以结合农业、林业开展多种与光伏发电技术相结合的应用。

  “人本主义工程”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1.进一步挖掘工程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以及扶贫等领域的积极能动作用,为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2.增强科技、工程相关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敏感性,培养其人文关怀,为科技造福社会培养新的生力军;3.关注科技帮扶对象所依赖的地理、文化、伦理、习俗、法律等社会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尊重当地特殊的地理与风俗习惯,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各类科技帮扶的社会效益;4.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真正的需求,使各类科技帮扶项目真正发挥惠民的效果;5.加强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尤其是加强工程技术人员与人文社科专家的沟通与合作,让科学与人文两股力量在各类社会项目中互通有无、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