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保 刘显翠:适度自我增强有利于心理健康
2018年02月13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13日第1394期 作者:周爱保 刘显翠

  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选择性地关注、强调和夸大自我的积极方面,而将消极方面忽略和打折。自我增强是一种抬高自己的策略,主要包括“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例如对自己持有过度积极的观点,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友好;“错觉控制感”(illusion of control),例如对待偶然事件,认为能够评价自己的能力支配;“不切实际的乐观”(unrealistic optimism),例如对自己有过于乐观的估计;“自我服务归因偏差”(self- serving bias attribution),例如人们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他人、环境和坏运气等,或者当面临消极的反馈时,通过在一个与消极反馈无关的领域强调积极的自我来补偿这一反馈。

  自我增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们在生活中会有意或者无意地使用自我增强来抬高自己。心理学家发现,自我增强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中,适度的自我增强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自我增强

  自我增强存在群体以及个体间的差异性,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此进行了解释。有一种视角是,那些保持一种更加独立型自我构建的人,会表现出更强的自我增强倾向,更需要表达和肯定他们的独特性和能力;相反,那些保持一种更加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人,有自我贬低的倾向,这符合文化要求最大化的人际和谐以及避免人际疏远。研究表明,在不同文化中,自我增强与独立型自我建构正相关,而与互依型自我建构无关或负相关。另一种视角是,相比于参与到与别人共享社会标准的个体(外部参照系),自己设定行为标准的个体其自我增强有更强的动机(内部参照系)。还有一种视角是,那些具有稳定特征和行为可以预测的人有更强的自我增强,而那些特征是可塑的,且行为较少能预测的人有更少的自我增强动机。还有学者认为自我增强可以分为利己型和道德型两类,前者是一种对智力和社交能力夸大的自我价值感,而后者是避免不符合社会规范;前者与个人特征相关,而后者与公共特征相关;前者与个人自恋相关,而后者与印象管理相关。

  由此可见,自我增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是一种帮助目标设定和毅力的激励原则,一种关系价值的象征,一种声望或身份等级的“监视器”,以及一种努力说服人们建构自我比实际自我更好的机制。

  自我增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自我增强是人们看待自己的一种积极态度。适度的自我增强有利于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过滤自我认识的信息。在寻求关于自我的信息的时候,人们参考了多种自我认识的来源,包括观察自然、内省、与他人做比较、参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考虑行为发生的背景等,这些过程都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线索。我们作为主观能动的个体,能够通过过滤来自不同认识来源的信息进行自我评判;自我增强在自我认识过程中,能够过滤一些信息,使人们能用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加工信息。

  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心理学家发现,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对自己有准确知觉的人,而是那些用积极视角看待自己的人。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个体从积极的视角对输入信息做处理,可以使消极信息的威胁性降低,有助于个体有效应对消极反馈,从而提高生活的满意度。

  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自我增强是人们维持自尊的重要途径,它是个体加强或提高自尊的心理过程的集合。当自尊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通过对自己评价更肯定或者以更为消极的态度评价别人来保持自我价值感,用“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策略来维护自尊。当在社会中遇到挫折时,自我增强水平高的个体应对这些压力和挫折,其心理弹性更大。他们对生活目标有更好的认识,并且其与家庭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和谐。自我增强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创伤经历,恢复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和对生活的掌控力,对未来怀有一定的积极预期,促进创伤后的恢复,能够更好适应社会中的挫折。因此,适度的自我增强可以通过提高个人的自尊和价值感,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

  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增强水平高的人有更大的社会交往网络,对同伴的接纳也更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增强水平,自我增强水平高的个体又会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自我增强有利于亲密关系的发展,人们可以用“积极错觉”或“过于乐观”来维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另外,自我增强水平高的个体在留下第一印象时,效果比较好,但是随着深入的接触和了解,自我增强的效果会降低,为了保持对方对自己良好的印象,还会持续努力。

  引发积极的外在行为。由于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自我增强的个体通常会经常暗示自己能做好事情,这种暗示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人们付诸行动,最后会有所收获。作为驱动行为的自我增强在得到满足时,不仅能引发积极的社会行为,还能给行为主体带来积极反馈。自我增强需求反映了个体与他人共同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意愿,所以,自我增强者在经历挫折与困难后,会产生更多的亲社会助人行为。

  不同文化中自我增强的异同

  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中,自我增强大多与心理健康的很多指标(如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抑郁、压力等)呈正相关。例如,对东方人与西方人对比研究发现,自我增强都与更低的抑郁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有关,在142种不同的文化中,乐观主义都与主观幸福感和身体健康认知有强烈的正相关。还有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中,自我增强都与积极情感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和情感自我批评负相关。

  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我增强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存在不同的意义。东方文化多塑造集体主义自我,要求互依、合作、嵌入社会、情绪控制、关系和谐,以及对群体负责等集体主义属性。而西方文化则多塑造个人主义自我,要求独立性、特殊性、自给自足、情绪表达、个人控制和个人成功等个人主义属性。

  东亚文化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人际领域的自我增强对社会适应有更好的预测作用。东亚文化中的自我并不仅指个体本身,跟自我有关系的人或团体都属于自我的范畴。自我增强受自我结构影响,积极地评价扩展的自我有助于对自我进行积极的评价,东亚人会通过增强自己所在的群体来增强自己。相对于西方社会,东方社会属于高关系取向,人际关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东亚人的关系取向非常明显,关系和谐是重要的生活满意度预测指标,体现了自我增强的人际性。

  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由于扩展的自我的概念,人们会对与自己相关的熟人也表现出增强效应。但同时,东方文化也重视谦逊,谦虚被西方学者定义为“表达、阐述和强调自我的消极方面”,谦逊是为了促进自我与他人的联系,而不是区别自我和他人。

  适度的自我增强会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人们过滤自我认识的信息,提高生活的满意度,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还会引发积极的外在行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多种自我增强的策略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