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2022年01月14日 10: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14日第2330期 作者:麦均洪 翁莉迎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挖掘中国悠久而坚实的教育传统与学术传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对于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器以载道”“润物无声”:在物质建设中强化文化氛围

  “器以载道”是中华传统的造物智慧,以有形之“器”传达无形之“道”。在大学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坚持“器以载道”理念,在物质建设中注入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历史传统,使大学校园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达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一方面,应注重校园建筑的历史脉络延续。一所大学经历社会变迁、环境更迭,沉淀的是大学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坚守。在保护大学的历史性建筑时,要尽量还原真实样貌,并挖掘其与大学的深刻联结,使师生受到直观的触动与感染。新增建筑时,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新旧建筑视觉形象上的连续、统一,保证整体风格的连贯协调。另一方面,在景观设计上应注重营造意境氛围。“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清静幽雅的环境不仅能够隔绝世俗的纷扰,还能使人心胸开阔,从自然景致中获取灵感、精进学业,有“山灵水秀育英才”的潜能。

  大学物质文化“润物无声”,要注重构建与感知的“同频共振”。一方面,大学在规划设计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化表达。另一方面,大学在用心营造物质文化氛围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和感受物质文化氛围,如此才能有效传递文化信息,达到文化构建与感知的“同频共振”。在一些情景下,大学的物质文化构建下了很大功夫,却没有产生良好的教育影响,原因可能在于学校缺乏有效引导,学生对校园内的景观只知其形而不能会其意。

  “知类通达”“知行合一”:在育人理念中追求卓越品格

  《礼记》有言:“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这凸显了大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即大学要通过广泛而深刻的通识教育使学生具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在知识的运用上触类旁通。在新时代背景下,要达到“通达”的效果,还需关注以下几点。首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使得研究问题复杂化,任何重大问题都必须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集成性的研究,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大学必须打破学科话语的壁垒,积极探索学科融合的教育实践。其次,在跨学科、跨行业的科技革命浪潮下,人才所需的广阔视野要求大学必须提高所传授知识的可迁移性,在问题导向的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信息数字化极大地提升了知识更新的效率,这要求大学必须注重教育的前瞻性,真切关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现实需求与未来变革。

  “知行合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中实践的观念。从“知”“行”关系的角度来看,当前大学教育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重“知”轻“行”。知识传递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强调掌握“知”,并不十分重视实践。二是“知”“行”分离。尽管很多大学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在知识传递的同时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开展实践活动,但理论与实践之间如何联结,却全靠学生自己领悟,这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困难的。上述两点导致学生对于实践的重要性体认未尽,在投入实践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不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流的人才绝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而是“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一所大学要真正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就必须树立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将大学真正构建成知行合一的实践场域。

  “正学以言”“士志于道”:在科学研究中坚定学术品格

  “正学以言”即依据正道真理而论述,不歪曲学理以迎合世俗,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正学以言”强调实事求是,恪守科学道德和科学研究规范,严谨治学。“正学以言”呼唤学者的内心自律,从个人良知及职业操守出发,遵循学术活动中的道德规范。“正学以言”要求管理者建立制度约束,将道德责任转化为制度责任,建立健全大学学术治理制度,构建加强科研规范与学术道德教育、公正评价学术成果、严格开展学术审查、严肃处理学术不端的制度框架。树立“正学以言”的学术风气,营造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术氛围,能够为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健康而有活力的土壤。“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学术风气在言传身教中得以代际传承与朋辈传递,一所大学的学术品格才能在一代代学人的坚守中建立。

  “士志于道”强调的则是学术理想。“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表明士君子以“谋道”“忧道”为终极关怀,追求的不是物质,而是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当前,在破“五唯”的背景下,“双一流”建设的成效评价转向关注内涵,不唯排名和数量指标,这对于大学而言是顶层的制度松绑。大学本身必须确立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和“士志于道”的理想信条,鼓励自由探索,提倡学术争鸣,营造自由开放、敢于批判、宽容失败的学术生态。大学应当抛弃“GDP主义”式的管理,在物质层面为科研人员提供保障,减轻其负担;在科研考评制度层面解绑,去除量化考评的“紧箍咒”;在思想层面鼓励探索,营造崇尚学术的风气。由此,科研人员才能坚守学术理想,脚踏实地,潜心修业,久久为功,产出一流的学术成果。

  “家国情怀”“天下为公”:在社会服务中彰显责任担当

  我国大学从诞生以来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可以说“家国情怀”是我国大学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一流大学的家国情怀首先体现在以人才报国方面,培养有爱国精神、有担当、有能力的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一流大学应当以科技兴国为己任。当今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博弈更为复杂,科技封锁成为常态性策略。一流大学要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方面下狠功夫,在关键技术领域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一流大学的家国情怀还体现在服务国家社会的实践中。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些大学的医学教授及其团队用深入浅出的文章和风趣幽默的语言,科普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情况及防疫知识,进行公众传染病科学素养培训,有效地安抚公众恐慌情绪,回应公众需求,这对人民的健康安全、社会的稳定有序、民众医疗卫生素养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鉴于当前我国大学的社会服务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现状,一流大学应主动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深度和广度,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天下为公”是世界一流大学应有的价值追求。《礼记》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到“计利当计天下利”“达则兼济天下”的气度胸襟,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睦邻友好,天下为公,推崇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当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更加具有普遍性,全球命运与共。这要求大学基于更广阔的全球视野和情怀,服务于全人类的发展,谋求人类全体的福祉与进步。一流大学应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在解决中国问题的同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本民族先进的思想文化,用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成果,为人类面对的重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一流大学的能力与担当。这样的大学既是中国的一流大学,也是世界的一流大学。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