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四个自信”贯穿于翻译教学中
2020年04月23日 03: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3日总第1913期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许明武

  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排头兵,翻译人才成为新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亟待储备的人才资源。翻译教学在翻译人才的培养环节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对翻译专业所需知识与技能框架的描述中,学者将政治思想素养放在了人文素养范畴中的首要位置。“四个自信”是由实践而来的理论认识,认识源于实践,实践反作用于认识。翻译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其实践主体是教师,实践客体是学生,“四个自信”与翻译教学有内在的“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服务认识”的共生性与统一性。

  培养家国情怀,坚定道路自信。在翻译教学中,“道路自信”会影响学生对于家国的情感认同,其中,教师的引导与教学实践至关重要。例如在翻译实践中,加大政治文体练习的比重。课内侧重国情国策等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通过学生阐述、分析对比、教师评价等,引导学生在处理相关词汇或语篇时既要体现中国特色的“异质性”成分,又要规避受目标语民族中心主义影响的“归化”倾向,精确传达词汇与语篇的要旨。深化“道路自信”的内涵与精神,突出“德育过程论”,避免填鸭式教学,将相关词汇以及语篇的语际转化过程引导为思政教育过程,深刻理解“中国特色”语际转换为“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时“Characteristics”的具体内涵,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道路自信”与翻译教学具有内在共生性与统一性,首先,翻译教学与高校思政课的结合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既掌握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词汇与语篇的翻译技巧与处理方法,也深化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认识。教师主体对于学生实践客体的引导,加强了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与自信。其次,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奋斗史和当下来之不易的成就,可以激发学生将对于国家道路、家国情感的认同升华为在实践中“道路自信”的理论自觉。

  强化理论素养,坚定理论自信。“理论自信”充分肯定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性,认同其实践价值并确信其对未来发展的指导性作用。

  翻译理论素养有赖于对翻译的认识,翻译理论从翻译实践中来,反哺于翻译实践。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在指导与解释中国的翻译实践时,更贴合实际,切中肯綮。在翻译教学中,对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教育与引导应循循善诱,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对中国自身传统译论的自信,强化理论素养,进一步加强实践客体的自信,从而深化引导主体自信,进而坚定“理论自信”的内涵与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坚定制度自信。作为国家国际形象的宣传者、塑造者,译者对“制度自信”的内涵与精神的认知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在翻译教学中,要加强以政治、经济、科技类的社会活动等为代表的时政翻译,将其作为阐述“制度自信”的重要抓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突出“建构主义教学范式”的情境教学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对于我国主流价值观的理解,提升学生就某一问题的思辨能力;加强对国家基本制度的了解、相关知识的储备以及国家政策实时动态的跟踪。在同传、交传课堂上增加国家领导人相关发言等的时政内容的翻译实践,正确解读中央会议、文件所传达的精神与内涵,引导学生产出精准的译文。

  深挖中国制度下的经济奇迹、民生改善、科技创举等相关事迹报道,对于培养学生的制度认同感,对作为中国故事的亲历者、讲述者,国家主人翁角色的担当者,以及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举足轻重。

  深谙中国文化,深化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在认同的基础之上所产生的自豪、崇敬之情,同时兼顾对当前文化的自觉认识,进而对未来发展带来的价值持有信心。

  现阶段,基于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翻译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翻译能力应两手抓,培养更具针对性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在课外,可以借助国家、区域间的国际会议有效展开语言服务。通过类似的“实战”经历,培养学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自觉意识。在课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不可或缺,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鉴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文化成就展等反映传统与当下文化变迁与发展的课程,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进而对“历史的主人”有清醒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认识,担当起发展文化、建设文化、引领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使其能够主动担当起中国文化的传播重任,有责任意识地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与渠道,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根植于对外传播之中,构建中国特色文化国际话语体系,进而在自身文化的构建与对外传播的实践中,强化引导主体与实践客体的“文化自信”。

  自信作为一种理性认识,有赖于主体的教育和引导,有赖于一个国家舆情的潜移默化影响,离不开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更离不开实践的科学示范。只有通过高度的自觉、理性的认识、科学的评价、实践的检验、正确的引导,“四个自信”的真谛才能真正得到传扬。翻译教学与“四个自信”教育有着深刻且广泛的内生性和统一性,教师作为翻译教学的引导主体,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理论素养,还要在翻译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深谙中国文化精髓,更要做到对“四个自信”内涵的科学教育与正确引导。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