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来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2019年12月19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19日第1840期 作者:张国玲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颁布,开启了我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新征程。在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时间节点,回顾与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义务教育质量的探索历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结构范式:由普及—提高到公平—质量

  我国义务教育普及与质量提高是协调推进的,其结构范式大致经历了由“普及—提高”到“普及—速度—质量”再到“普及—巩固—质量”进而到“公平—质量”的演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就确立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战略。195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予以明确阐述:“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办法。”1976年以后,我国政府做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部署。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受到空前重视。这从197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可窥见一斑,报告提出“到一九八五年,在农村基本普及八年教育,在城市基本普及十年教育”,要求“加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98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放在首位,在这个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稳步地发展数量”。

  2001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以下简称“两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结构进入普及—巩固—质量范式。普及主要是加快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步伐,从而最终实现义务教育由基本普及到全面普及的目标。巩固主要指巩固扩大农村地区“两基”成果,确保所有孩子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质量提升表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11年,全面完成“两基”战略任务,公平—质量成为义务教育质量结构的主导范式。我国政府努力破解以社会为中心、均等化的基本均衡与以人为中心、多样化的优质均衡之间的难题,逐渐由保障学生的就学机会公平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机会公平,致力于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根本目标:由培养劳动者到时代新人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不同阶段,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目标随国家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演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也明确提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1976年以后,“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成为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拓展进程中,我国政府对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认识以及对基础教育地位的认识不断飞跃,历经由轻视教育到重视教育,由将高等教育作为发展重点到重视基础教育,由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到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由培养大量的各类各级专门人才和大批熟练的劳动者、智力开发上升至提高国民素质。

  进入21世纪,为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目标不断拓展。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时期,“人民满意”也成为衡量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如果说在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阶段,政府着重解决了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客观的教育需要,那么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解决人民群众“上好学”,满足其通过教育成就人生梦想的主观的教育需求,就成为政府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新使命。

  提升举措: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为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目标,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政府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一是运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来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二是试办教育同劳动相结合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广大师生更多地掌握了实际生产知识,树立了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风气,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逐步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为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国民素质,政府采取了以教学改革为主的提升举措,具体措施包括大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材质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课程体系等。与此同时,政府倡导要进一步活跃教育学术气氛,加强教育科学和理论的研究。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也被提上政府工作议程。我国政府通过加强教师培训、认真办好各级师范教育、扩大教师的来源和培养途径、严格教师标准等措施,致力于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进入21世纪,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政府做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决策。素质教育改革已跳出了前一阶段教学改革的域限,是一场系统性的教育改革。除此以外,素质教育改革还对教育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需要,也是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相互促进、不可割裂的必然要求。唯有把政府的顶层设计与基层的创新探索有机结合起来,在基层的教育创新中完善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指引下勇于创新、主动创新,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进入新时代,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政府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举措。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对前一阶段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与综合。一是在“深”上下功夫。以对“五育”关系的认识为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深化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这表明我们对“五育”之间内在关系及其育人合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二是在“综”上寻突破。随着教育内各领域以及教育与外部社会领域关联性和依存度的增强,任何某一领域的单项改革都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配合。在这一背景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更加注重改革的综合性与协同性,提出从课堂教学、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招生考试制度、教研、质量评价检测、学校办学活力、组织领导、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为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创造条件。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信息技术时代中小学个性化学习实施机制与策略——基于济南市主要城区的调研”(18CZKJ4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