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亚兵: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的三维视角
2019年03月07日 08: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7日总第1647期 作者:石亚兵

  如何科学有效地关爱留守儿童,一直是政府和社会所面对的难题。然而,在政府和社会采取各类关爱行动的同时,不断有媒体爆出留守儿童沉迷游戏,以致出现精神和身体“双重留守”。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在积极探索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的方法,提出关爱留守儿童、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认为,“应该探索政府牵头,社会组织和社会教育合作机制,寻找替代性文化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避免留守儿童沉迷游戏。实际上,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留守儿童的“价值性意义缺失”。他们在面临“我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我值得追求的价值”等人生终极问题时疑惑不解,寻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于是感到生活虚无,他们摆脱虚无状态的方式是游戏,甚至于沉迷于游戏。学术上,这种价值上感到虚无的状态被称为“空心病”。

  教育问题往往具有连续性,我们不能即时性地看待“空心病”的不良后果,更不能简单地选择替代性方案来对待,应看到其长远影响。人不只是个体的人,还是社会中的人,个体以社会为依存。“空心病”不止对留守儿童精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很可能还会扩展到社会生活层面。当“空心”的留守儿童步入社会,同时也将“空心”的状态带入工作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并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他人。换言之,这种消极影响必将由留守儿童个体的精神生活层面辐射到社会精神层面,进而导致社会整体生活的消沉。因此,科学有效地关爱留守儿童、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解决其“空心病”,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丰富的心灵。形象地说,相对于内在价值意义空虚的“空心”状态,教育要做的就是帮助留守儿童“实其心”,亦即建立起富含意义的内在心灵世界。针对“空心病”问题的形成原因,我们认为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解决他们的“空心病”问题,必须要有全新的视角。在这里,我们提出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的三维视角,这样一种三维视角的选择建基于人的心灵结构:心灵是时间性的,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结构中生成意义;同时心灵又是空间性的,在空间和主体间互动中实现价值;二者又归结为心灵内部的自我构建。

  空间之维:从困囿于学校走向自由王国

  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社会分工,而分工的本质在于不同的人依据不同的职责被困囿于不同的空间中。具体来说,在教育领域,普遍认为,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殊不知,这是导致学生“空心病”问题的关键:一旦进入闲暇时间,极易发现自己无所适从,因为他们除学习书本知识应对考试外,未能建立任何有意义的兴趣和能力。在文化设施缺乏的乡村社会,留守儿童更显得无所适从,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选择网络游戏来打发时间便不难理解。

  心灵指的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学生未能建立有意义的兴趣和能力,意味着其内在精神世界的内容是空洞苍白的、格局是狭窄逼仄的。僵化的知识教育所塑造的学生心灵是一个意义封闭的精神世界——考试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必然导致其他任何事情均无意义,亦即将学生的内在意义世界封闭起来。一个封闭的心灵无异于画地为牢,斩断了自身和广阔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这就像柏拉图“洞穴喻”中的囚徒,被禁锢在晦暗狭小的地底,无法感受到真理和意义,更遑论塑造留守儿童健康的精神世界。

  有鉴于此,有必要帮助留守儿童认同从困囿于学校的“必然王国”走向广阔的“自由王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开设校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发展知识学习之外丰富多样的兴趣,如对传统文化的真切体验和领悟,从而深刻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以及社会大家庭的和谐;第二,带领留守儿童进城参观革命先贤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心灵和奉献精神,以此来激励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第三,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类志愿服务机会,把学生从校门之内引向校门之外的广阔社会空间,放飞他们的心灵,让心灵在社会生活领域自由徜徉,从而获得锻造,建立社会理想和人生意义。总之,应当时刻谨记先贤的教导,防止知识学习和考试的“必然王国”对学生心灵的过度压抑,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有益实践步入丰富心灵的“自由王国”。

  时间之维:从为未来做准备回到当下过程

  留守儿童“空心化”问题的一个症结是在中小学阶段把未来的好生活简化为考上好大学,将家庭和个人向上流动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取消了学生的当下生活意义。更甚的是,很多留守儿童将学业上的成功与物质享乐等同起来,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物质享乐。一旦出现成绩不如意,或者主观感觉无法通过读书来实现阶层上升,便极易放弃学业上的努力,转而寻求即时性享乐,网络游戏因其便捷性便成了即时性享乐的首选。

  这一思路显然是狭隘粗暴的,应在观念上加以扭转,并努力促成实践的相应改善。具体来说,一是要引导留守儿童理解和领会当下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批判虚假的“长远眼光”、牺牲现在为未来做准备,明确真正的发展性眼光,未来的美好生活必须奠基于当下的意义追求;二是要反思学校教育的狭隘做法,鼓励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通过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思想和文艺活动,赋予学生的当下生活以丰富的意义,帮助他们构建善良、丰富的精神世界;三是针对目前已经处在“空心病”笼罩或沉迷游戏之中的部分学生,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扫除意义感空缺的阴霾,再辅之以恰当引导,使他们从当下自身的专业学习中领会知识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意义,体悟当下生命与生活的珍贵价值和丰富蕴藏,引导其打开自身生活细节中的内在“宝藏”,从而实现意义建构。

  自我之维:精神世界的自我丰富

  拥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精神世界,最终汇聚成人的自我。在此,自我是一个内含时空结构的概念。对于一个有着清晰自我感的人来说,其精神世界一定是在时空双重因素的淬炼下建构而成的。在历时性(时间性)维度,精神世界经历着宏观层面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微观层面的个人成长史对自我的共同铸造;在共时性(空间性)维度,心灵经历着主体间性的互动过程对自我的形塑。明确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如何成为这样一种自我的洞察与把握,意味着对自己的认识和关心。正如福柯所说,“为了关心自己,必须认识自己;为了认识自己,必须在自身这个要素内反观自己”,“关心自己,其结果(即其意义和目的)是让关心他自己的个人成为……一个不同于被日常生活融化的人”。可见,必须引导留守儿童关心自己的生活,主动避免自己被日常生活的消极影响所融化。也就是说,引导留守儿童确立自我意识,不应过度被外在世界所控制,时刻关心自己、反观自己,观照自我内在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方式,主动塑造自我丰富美好的精神世界。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在价值和意义源源不断丰富的情况下,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才不至于“空心化”;也只有在留守儿童精神世界丰富且美好时,才会主动选择健康的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在网络空间中逃避。

  当然,引发留守儿童在精神和身体上“双重留守”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影响留守儿童的行为。为此,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勇气,真正走进留守儿童群体,才能切身体悟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行为、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