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人工智能+”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2019年01月24日 08: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24日第1623期 作者:胡伟

  当前,人工智能成为社会各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1956年召开的达特茅斯会议(Dartmouth Conference)上,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从工程角度对人工智能进行了界定,这被称为全球研究人工智能的起点。专家预测,虽然在通用智能领域人工智能可能还无法与人类智能相提并论,但在特定领域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会超越人类。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推动下的智能教育可以为每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需要政府、学校、教师的合力。

  政府引导教育改革方向

  通过政策制定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政府应成立专门部门制定相关人工智能政策,并协同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在制定公共领域人工智能政策的同时,制定专门的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政策,组织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利益共同体参与政策制定。在政策内容方面,应考虑到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传统学校与人工智能的融合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数据开放问题。加快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转变以及新型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建立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化培训机构等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大幅提升就业人员专业技能,满足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高技能高质量就业岗位需要。鼓励企业和各类机构为员工提供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加强职工再就业培训和指导,确保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的劳动力和因人工智能失业的人员顺利转岗。从政策执行层面来说,应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执行主体进行监督管理,提供政策执行需要的多种环境。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相关标准,推动与监督各级学校执行。

  通过资金投入保障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政府的资金投入制约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和速度。政府应为人工智能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资金保障,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可以设置奖励基金,资助人工智能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资助高校发展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增加人工智能研究生培养经费,资助人工智能教育项目的研发,为教师的相关技能培训提供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政府应支持和资助相关研究机构利用科研优势,开展基础性、持续性研究以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可持续性应用。

  学校提供教育改革场所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要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人才。未来人才需要具备“21世纪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等内容。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智能教育,开展智能校园建设,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因此,学校应更新办学理念,优化学校管理,通过加强传统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以及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等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

  加强传统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影响速度较为缓慢。因此,教育改革更应关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打破过去传统教育大规模、标准化的僵局,迎来打造学生个性化、精准化的智慧教育。目前教育领域相关人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尚为欠缺。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促进学校与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利用其技术优势,结合教育领域的特有问题,发掘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契合点。

  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计算思维的培养被列为国民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比如,美国早已将软件编程纳入国民基础教育课程。2016年盖洛普报告发现,40%的美国学校都设置了编程课程。英国从2014年9月起,5岁以上学生必须修读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课程。日本2016年开始将编程教学列为初中到大学的必修课程。韩国教育部从2018年起将软件编程纳入小学正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应用意识,学校应该开设STEM课程、人工智能课程、机器学习课程等,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开设相关的人工智能伦理课程、法律课程以及网络安全课程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参与教育改革实践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美国西北大学著名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认为,随着技术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类需要积极迎接挑战,学习更多技能以适应变化。人工智能带来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十年之后何种知识或技能一定是社会所需要的,不得而知。因此,教师需要践行终身学习理念,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紧随时代发展,积极面对未来的不可测。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走向“整个世界主义”的思维方式,实现人与外部世界的共生共存,随时迎接未来的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人工智能是自动化的感知、学习和思考的系统,它的优势在于对知识的存储、传播、执行和检索,而教师的优势则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教育学者项贤明认为,“未来的教育可能是一种‘人性为王’的教育,教育的两大中心任务是培养人的道德和创造能力”。这要求教师不能再拘泥于过去传统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而应顺应时代发展提出新的重视学生创造力和理解力的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关注师生对话与情感交流。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未来学家杰瑞·卡普兰(Jerry Kaplan)指出,未来工作需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展现同理心,需要人类独有技能参与其中。教育学者叶澜认为,“虽然伴随现代技术的加速发展,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取代了教师的部分工作,然而,学校教育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教育是富有人性的活动,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机器所不能取代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重在对话与沟通”。未来教育应该是一种“人机共生”的教育,人工智能与教师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教师发挥人类情感优势,而机器发挥其计算能力,共同作用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实现学生个体生命的丰盈。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是面向未来的,是为了追求理想教育,应该思想观念先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形态的存在,强调的是技术的效率追求。而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应强调人的属性,而非工具属性。因此,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可选择性的存在,该如何合理合情合法地融入教育,是教育改革者应该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国家一般项目“儒家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模式构建及其实证研究”(BHA18014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素养研究”(D/2018/01/77)和2018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