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民:行业学院——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9年01月08日 08: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8日第1611期 作者:陈新民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存在一个基本逻辑:一方面鼓励研究型高校朝向“高、精、尖”的“双一流”目标迈进,另一方面对于占绝大多数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引导其走“转型发展”道路,鼓励其朝向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方向发展。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若干意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构建了“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发展的大格局,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设了较好的外部条件。从发展思路上分析,国家通过推动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走应用型改革之路,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地方高校走应用型改革之路的关键任务之一。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步伐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经历了从传统走向现代应用的改革之路,作为改革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培养目标上,经历了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的转变。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中本科人才一直处于高端位置,所以本科人才一直也就定位于学术型这一层面。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阶段转向大众、普及阶段,学术型人才更多地让位于硕士、博士层次的培养,国家对于高校之间的分类、定位与使命做出了新的调整,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类型发生了分化,地方高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也从原先学术型人才转向应用型人才。

  培养内容上,经历了“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精英教育阶段,由于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课程体系呈现“知识本位”导向,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教学内容,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更多体现的是“能力本位”导向,以专业为导向,以职业、技术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

  培养方式上,经历了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的转变。在精英教育阶段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中,由于探究“高深学问”,在培养方式上主要局限在学校教育内部,并以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为主要形式。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单一的学校教育开始引入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也从校内转向校内外的有机结合。从大职业教育观的政策层面分析,国家也将地方本科院校纳入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中,将这些大学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中,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越来越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制度上,经历了单一管理到多元治理的转变。由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的变化,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强化社会资源的统合,原先单一的学校教育制度已难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导致在培养制度上越来越走向多方协同和治理的格局。

  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行业学院主要是综合性高校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转型发展的需要,在现有院系设置的基础上,通过增设实体或虚拟的二级教学单位,来面向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组织。鉴于行业学院涉及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等,如何使合作各方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就成为行业学院建设的关键。为此,我们认为,行业学院需要在协同育人的五个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

  一是共同构建治理方式。有效的治理结构是组织运行的重要条件,基于行业学院的特殊使命,一般应成立行业学院理事会和学院日常运行机构,理事长和院长分别由企业高管或高校方负责人担任,并明确机构的职能,对相关机构成员赋予责任。在行业学院中,行(企)业作为重要的治理方,对学院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等重大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发言权、决策权,并兼有建设的责任,直接参与学院的运行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二是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相比以往高校与单一企业的合作模式,行业学院的组织模式在精准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这一优势是从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就开始的。在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要将行(企)业标准、培养方式与途径等引入课程改革之中,对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模式和具体的行(企)业课程等进行系统调整,形成全新的适应行(企)业标准与需求以及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共同组建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目前已成为很多地方高校日常教学组织的选择。但是,在行业学院这一组织中,由高校教师与业界导师所组成的教学团队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改变了以往“松散”的结合方式,并让两支队伍的优势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相得益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性、适切性和有效性。

  四是共同推进管理改革。与传统学院不同,行业学院在培养计划、内容和目标上发生了变化,需要与相关行(企)业团队一起,共同协商教学管理的相关安排,并对教学管理及其流程等进行创新与改造。如在学期制方面,行业学院应在“三学期制”改革的基础上,尝试多学期、多元化、模块化的教学,体现学生在学习时空上的灵活性与交叉性,以及业界导师集中时间授课的需要。

  五是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和组织项目研发。面向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是行业学院存在的基础。但是,行业学院还具有科研合作、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较好满足合作各方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合作各方资源的互补需求、高校较强的科技服务和企业对技术升级需求、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需求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重视合作各方的利益动力机制问题。为了使行业学院按照既定方向发展,首先要保障合作各方的利益,特别是要解决好来自合作企业的动力机制问题。企业参与行业学院的动因有三:及时获得急需甚至是其他高校无法提供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了生产、管理、产品推广等环节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凭借高校社会影响度以及对外传播优势,在合作过程中对行业学院和企业持续宣传,无形中为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溢出效应”。因此,从办学主体来说,高校为了行业学院的顺利运行,必须围绕上述企业动因,将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企业品牌宣传等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来,让企业尝到合作的“增值效应”,使企业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从合作方而言,企业必须注重公益性导向,加大在与高校合作中的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投入。

  重视校外资源的整合利用问题。行业学院人才模式能否创新的显著标志是,能否有效调动企业和政府的资源,尤其是政府资源。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各级政府都拥有丰富的人、财、物资源,问题的关键是行业学院模式创新能否引起政府的重视。为此,一是要急企业、政府所急,回应区域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核心领域、技术、人才等瓶颈,将行业学院的模式创新与政府的期盼很好地对接起来,以便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二是要增强对外宣传力度和主动对接政府的意识,统筹利用、使用政府的相关资源。与此同时,高校在行业学院办学的整个过程中,也要让政府官员主动参与到办学的各个环节中来,如基于行业发展的培养方案制定,基于高校、政府、企业协同的产学研平台建设等,让政府感受到自己也是行业学院办学的重要力量。

  重视实体或虚拟行业学院运行问题。高校作为行业学院模式创新的主体,自然成为建设和改革的主体力量,在办学过程中要特别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将行业学院的改革上升到学校层面上来,并将其作为应用型转型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来进行;二是要不断完善行业学院的运行机制。根据学校实际,行业学院可以以实体学院形式运行,也可以以虚拟学院形式运行。一般而言,起初的行业学院以虚拟学院形式运行为宜,因为它的运行在很多方面类似于以往单企业合作的“订单班”的形式,所不同的是,行业学院更强调其学院的组织功能,以及整合多企业、政府等社会资源的能力。而且虚拟学院便于采用“2+2”“3+1”等形式,能快捷地向行业培养输送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实体行业学院相比虚拟行业学院具有组织结构更清晰、学员归属感更强、改革更易取得实效的特点,是行业学院的高级阶段。实体行业学院,在学员的规模上可大、可小,在具体的行政管理上可以与专业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也可以是独立“牌子”、独立的“人马”,关键是要依照行业学院的特殊性,走出不同于普通专业学院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

  (本文系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课题(2018GH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