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 朱慧敏:发挥高校智库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
2018年12月20日 08: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20日第1600期 作者:刘亮 朱慧敏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已进入实质深化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高校智库,尤其是以研究教育战略、教育规划、教育法规等教育政策而设立起来的现代专业智库,依托高校人才丰富、专业学科齐全等优质资源,理应在政府教育决策及行政方面发挥重大影响,担负起改革方向的瞭望者、改革战略的谋划者、改革实施的监督者以及改革效果的评估者等角色,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发展服务。

  提升研究创新性自主性

  高校智库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宏观的视野,为其理性预测政策发展提供了可能,但若想使高校智库的研究成为教育决策的基础,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还必须给予其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权利,确保高校智库研究的自主性。目前我国高校智库在确定主题、承接项目方面往往受到诸多限制,要更为积极地主动作为,打破困境。一是坚持研究的自主性。高校智库要自主进行一些长期的、系统性的研究,全面优化研究领域和选题,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基础把握教育改革的宏观走势、战略方向等,主动向政府提供一些前瞻性和储备性政策建议,获得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二是要保持研究的独立性。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更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和立场,独立自主地研究中国教育改革领域重大现实问题,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出谋划策。三是提高咨政报告的质量。在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时期,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开始破冰,高校智库应提升研究的创新性,从大视野研究分析世界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为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把舵,引导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

  提高智库教改咨政服务质量

  在高校智库中,存在着学科和智库两种逻辑,学科逻辑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为中心,偏重基础性、理论性研究;智库逻辑则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偏重对策性、现实性研究。当前的高校智库往往学科逻辑突出,而智库逻辑不足,极大限制了高校智库实际影响的发挥。进一步提升高校智库的咨政服务质量,一是要深入实践,增强政策研究的针对性。教育改革并不是纸上谈兵的谋划,最终还要指向教育实践,高校智库也要改变以往关起门来做文章的传统,深入实践,更快、更准地捕捉教育信息,洞悉现实情况和改革需要,增强智库研究的现实性。二是要优化研究方法,扩大信息来源。高校智库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和网络,为开展系统分析、预测技术、调查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等实证性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三是要联系实际,增强研究的实用性。高校智库研究者要深入教育改革领域的第一线,不断进行调研访谈,切中重大现实问题,获得第一手的、有价值的数据,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和论证,最后得出高质量、真实可信的教育改革决策研究成果。

  加强高校智库内部协调合作

  小、弱、散是一些高校智库的现状,高校智库亟须建立对内协同创新和对外协调机制,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加强协调内部关系,发挥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在合理竞争中寻求共同发展基点,形成合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一是要加强高校内部的学科协同。高校智库可以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围绕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在高校智库专职人员之外,招募访问研究人员,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将高校内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包括教育、经济、社会、法律等学科领域,均纳入智库研究之中,以便从多个角度对教育改革问题加以综合审视。二是要加强高校智库之间的合作。各高校都有自己相对擅长和略显不足的学科,应避免高校智库间的恶性竞争,建立互动的合作共赢机制,实现“强强联合”,提升高校智库的咨政水平。三是要和多部门展开合作。高校要响应《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加强智库与实际部门展开合作研究,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与智库开展合作研究,形成开放式的协同创新工作机制。

  完善高校教育智库成果转化机制

  建立健全智库成果转化机制是高校智库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核心任务。当前,高校智库要重点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和大数据支撑机制,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前瞻导向,着力提高政策建议对决策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一是建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高校智库应重点凸显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力度和成效,兼顾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数量,将咨政建言影响和实效作为考核机制的关键指标。二是建立大数据支撑机制,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好各类教育数据库,形成一批具有集成优势的智库研究平台,通过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为教育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更具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三是突出需求导向。高校智库可以通过调查论证选择最值得且急需研究的教育综合改革领域出现的问题,其研究成果不但可以直接呈送给教育行政部门供决策参考,而且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知识扩散。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教育综合改革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发布教育综合改革相关研究成果,积极引导公众舆论支持教育综合改革,使得教育综合改革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