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利平 张欣鑫:课程是教育扶贫的有效载体
2018年05月03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3日第1442期 作者:袁利平 张欣鑫

  教育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并将教育列入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奠定了教育扶贫在整个国家扶贫框架中的重要地位。把教育扶贫作为深层次的扶贫手段,其根本目标在于让人具备摆脱精神、知识与能力的贫困,向全面发展的人迈进,进而在源头上最大程度地减弱持续代际贫困传递的可能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课程是人类文化凝结的符号体系,是加快教育扶贫落实的重要载体。教育扶贫要依靠课程才能达到令贫困人口摆脱精神、知识、能力贫困的困境,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扶贫的实质就是课程扶贫。然而,课程并不狭隘地指向学校课程,在精准扶贫语境中,课程更像是一种规划,一种能够促进人在其中受到教益的长远的规划。

  课程推动贫困人口思想转变

  贫困不是一个单一层面的概念。在对贫困的层级划分中,精神和思想上的贫困是层次最深、最为顽固的贫困。长期以来,我国的扶贫脱贫工作主要以“输血式”和“救济式”的扶贫为主,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忽略了对贫困人口“造血”意识的培养,从而造成了贫困人口在思想意识上的惰性,形成了缺乏致富信念、满足现状、依赖性强、“等扶靠帮”的消极局面。“扶贫先扶志”,道出了对贫困地区人口进行精神和思想扶贫的紧迫性。这就要求扶贫工作要做到“扶贫先扶志,攻坚先攻心”,脱贫的精神和信念是鼓励贫困人口脱贫的“强心剂”,教育是破除贫困人口精神和思想意识“藩篱”的重要手段,而课程则是促使教育在精神扶贫中落地的有效载体,为“强心剂”的注入起着“助推器”的作用。

  精神贫困引起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落后具有持久性与隐蔽性的特点,因而促进思想意识的转变,丰富贫困地区人口的精神文化建设是脱贫攻坚要攻克的首要难题。除了从正面的思想教育课程入手,还可以将积极的扶贫思想和向上的信念融入课程中,通过课程对贫困地区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课程学习形成的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课程不仅存在于学校教育中,而且还以各种形式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课程都不是无价值或者价值中立的。任何课程都具有价值参与性,而隐藏在课程背后的价值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有意识体现在课程的内容与传递的价值当中,无意识则体现在价值的隐匿性和潜在性上,这种辩证统一为精准扶贫的“扶志”创造认同和长效的机制。通过各类课程的影响和渗透,让贫困地区人口意识到“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思想层面脱贫是前提和基础,要真正摘掉“贫困帽”,必须怀有“不愿贫、不甘贫”的信念与决心,进而认识到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课程加速知识资本价值增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发展战略普遍获得了各国认可,知识已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知识的功能与属性,这一功能的实现归根结底还要以课程为依托。课程与知识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课程是由知识建构起来的,它决定了课程的内容来源与逻辑规则,课程的诞生离不开知识的发展,如若没有知识,课程也便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另一方面,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都要借助课程这一载体来完成,尽管知识的载体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但是课程仍是人类系统习得知识的必要载体。

  课程作为人类知识和文化所凝结成的符号代表,是知识和文化的承载者,因而可以作为一种特殊样态的知识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而存在。作为知识资本的课程,具有所有资本的共同特性——增殖性,这种增殖主要是以课程为中介,通过知识的运作,充分发挥人对知识的再创造以及知识对人的再塑造的作用完成。一方面,在教育扶贫背景下,知识贫困和物质贫困是相互作用的,知识的匮乏阻碍了个体能力的提升和对经济价值的创造,无论是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课程都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知识在经过人们的运作、转化和再创造之后,才能产生巨大的价值;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凭借已有的知识来应对未来的生活,课程作为知识资本的中介,利用知识将人塑造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进而实现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课程的增殖性,实质上是课程所载负的知识与人之间进行价值转换与创造的过程,通过这种再生产与再创造,既能够达到塑造人的目的,也能够实现人对知识的利用和创造。

  课程促进能力的提升与转化

  传统观念一直将贫困看作低收入的后果。按照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的“实质自由”理论,贫困被视作一种能力的欠缺与剥夺,造成个体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是个人基本能力的缺乏。能力贫困是指贫困者在人的发展基本领域的能力欠缺,这种能力包括获取知识和转化知识的能力、生产能力以及职业技能。能力的缺乏比知识的缺乏更为致命,各种能力的缺乏和贫困就意味着拥有更少的机会和选择余地。任何扶贫减贫战略的核心内容都应当是增强贫困人口脱贫的能力,因而重视他们“能力贫困”,加快“能力”建设,是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和我国反贫困的战略选择。

  教育扶贫的关键在于通过教育使得贫困地区人口获得一定劳动部门认可的技能和技巧,掌握谋生手段进而摆脱贫困。而以教育的手段实现扶贫和育人的双重目标,还要依靠课程来完成。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习者创造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与合作协作能力,这些21世纪学习框架中所提出的核心能力无疑能够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最终摆脱贫困。职业技术教育是准入门槛低、能够直接提升贫困人口职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教育类型,因而自2013年开始至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不但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获得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以课程为依托能够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内化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技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增强灵活性与适应性,实现彻底脱贫。

  把教育扶贫纳入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不但创新了传统的扶贫理论,更是重构了既往的扶贫模式。课程作为教育扶贫落地的有效载体,不仅弥补了贫困人口精神思想、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还从根本上赋予了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恒久动力与能力。因而,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加教育投入,更要充分发挥课程的扶贫载体功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精准扶贫战略下西北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机制与监测体系研究”(16BMZ05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