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涛:“双一流”建设要为“弱势学科”发展留空间
2017年06月14日 08: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14日第1226期 作者:刘奕涛

  【核心提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大学学科进行调整使其结构更优化,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但是,这种调整必须是经过广泛调研与理性论证的,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盲目跟风。要注重从整体规划的视角审视整个学校学科生态系统的均衡化与协同化,对“弱势学科”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扶持,给予发展的空间。

  根据笔者对2015—201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统计,2015年国家部署双一流大学建设以来,全国共有110所大学撤销了近200个专业。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显示, 2016年全国共有175所高校撤销576个学位点,部分包括博士学位授权点。其所涉及的学位点数量、学科层级,为历年之最。与专业撤销动作同步,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和山东大学等纷纷撤销独立建制的教育学院或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心)。专业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二级学院或科研院所是学科存在的载体,撤销专业和学院势必压制学科发展的空间,甚至导致学科“关门歇业”。对弱势学科的撤销,可能会导致的问题,涉及学科资源的流失、撤销后学科教师的去向迷失和人才流失、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甚至是破坏整个学校学科发展生态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谨慎对待且需要从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上进行审视的。学科发展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和服务产业发展的逻辑进行,也不能仅仅迎合“双一流”的指标考核而忽视学科体系自身发展的逻辑。

  针对这个问题,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指出,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调动各方积极参与的长效建设机制,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可见,一流学科建设,并不仅仅是学科的撤销和调整问题,而是整个学科生态体系的均衡化与发展性的问题,这也是双一流的制度设计和理念价值所在。

  从学科的内涵及属性看,学科是知识的分类体系,是学术发展的制度安排,是大学履行职能的基础要素。每个学科均有其学科内部知识构成、生产范式以及功能发挥方式及学科价值定位。在实现学科的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基础上,各种学科在社会功能的实现上,具有不同的学术和功能倾向。人文学科注重基础研究,为理论创新提供基本价值指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注重应用研究,凸显经济和社会功效。因此,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科均能履行相同的大学职能。“弱势学科”大部分属于从事基础研究的基础学科,其市场化发展的“敏感性”不强,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认它们可成为“一流学科”的可能。从本质上而言,“一流学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是一门学科基于自身发展逻辑,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经过结构协调、资源整合和系统再生建构学科发展生态,使学科优质化、更具适应力和“繁殖能力”(衍生新学科能力)的过程。因此,每一门学科均具有成为“一流学科”的潜质,关键在于要用系统性的思维审视和定位每一门学科发展。

  应该承认,对专业调整和撤销是学科资源的重整和再分配,有利于促进学科资源整合和学科系统规划发展,但是,盲目撤销“弱势学科”,将会导致学科生态系统失衡,最终的后果有可能是全局性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指出:“一个学校的学科往往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它们相互支持,形成学科群乃至学科生态。割裂学科的内在联系,往往会妨碍学科发展;孤立地发展某个学科,往往会欲速而不达。”因此,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不能挤压“弱势学科”的发展空间,更不能“一刀切”将“弱势学科”撤并和撤销,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点和优秀学科至上。事实上,过于凸显重点学科和优秀学科的发展,而忽略对弱势学科的扶持和革新,将导致各大学办学目标趋同化、学科分布雷同化和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顽症”。

  因此,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应为“弱势学科”发展存留空间。从学科发展规划上看,学科建设应致力于建构良性有序的多学科发展生态系统,即坚持走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定位明确、学科重点突出和学科组织模式创新之路。这里应该强调的是,“优化”学科结构并不意味着“撤销”相关学科就会使学科结构更合理,“突出重点学科”也不意味着“只发展重点学科”。而是要通过整体规划,统筹学科系统的协同发展,建构内生型、培育式的学科生态系统,通过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发展,带动特色学科、弱势学科的整体发展,形成动态协调的多学科高峰,以此实现一流学科与“弱势学科”的均衡、协调、互助和共生发展。

  从学科结构上看,应注重“弱势学科”的开放性,将其他学科前沿的内容适当地融入本学科发展,从其他学科研究视域融合和发展“弱势学科”的研究视域,坚持多学科、跨学科的协作和“联姻”,促进“弱势学科”与一流学科间的交叉与融通,不断探索和生成“弱势学科”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因此,应破除学科间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以学科群协同发展为目标,以整合跨学科资源为导向,以建构跨学科科研平台和跨学科科研课题为载体,以跨部门、跨行业、跨校协同创新为实践,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内化,建构跨学科协同发展的模式。

  从学科发展策略上看,首先,“弱势学科”要走错位发展的特色之路,探索弱势学科与本校办学特色、学校所在区域经济、文化特色的内在关系,以办学特色和区域特色促进“弱势学科”特色发展,形成特色的学术风格和特色发展领域。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的错位发展,是“弱势学科”获得发展良机、争取发展空间、化“弱势”为“强势”的重要策略。其次,“弱势学科”要面向社会发展实际,扩大学科发展的社会基础。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探索学科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增强学科建设的社会需求发展导向,发展与本学科相关的行业、职业界建立常态化的协同创新关系,这是“弱势学科”获得持续发展的“社会土壤”,只有不断挖掘、培植和施肥这种“社会土壤”,“弱势学科”才能真正建立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丰富联系,寻求创新点和增长点。此外,“弱势学科”要夯实学科人才基础,坚定学科发展信心,积累学术研究的群体,并注重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应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弱势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建立相配套的激励政策、创设“弱势学科”科研平台等,优化弱势学科学术环境,增强弱势学科人才队伍的学科自信和学科归属。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大学学科进行调整使其结构更优化,更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调整必须是经过广泛调研与理性论证的,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盲目跟风。要注重从整体规划的视角审视整个学校学科生态系统的均衡化与协同化,对“弱势学科”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扶持,给予发展的空间。而“弱势学科”本身要基于自身发展逻辑,夯实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主动融合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的形势、新的需求和新的变革,使学科尽快走出低谷,消解学科发展的危机,朝着成为“一流学科”的方向迈进。

  (本文系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粤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资助项目“粤东北地区乡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YTXW15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