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的连接和跨界特质看教育变革
2016年10月20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20日第1070期 作者:唐亮

  核心提示来自互联网的跨界革命,让传统行业瞠目结舌。跨界促进了创新,释放出巨大的生命力。形式上的跨界,其背后是思维的跨界、方法的跨界和信息的跨界,是资源、责任和权力的重新分配。对于教育来说,就是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方法和工具努力打破教育内外部存在的有形和无形的边界,找到撬动教育变革的临界点。

  互联网嵌入到商业和社会领域并相互耦合已超过20年,它深刻改变着社会运转方式、行业存在形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认知和思考世界的方式。“互联网+”战略的推出,首次给了“互联网”作为主体“被加数”的机会。从互联网的连接和跨界特质角度来理解“互联网+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明确互联网可能给教育带来的转型和变革。

  教育关系中人与人、人与知识连接紧密

  自从Facebook提出其目标是连接世界、腾讯提出要做互联网连接器的使命以后,“连接”作为互联网的本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连接的前提是开放,因为没有开放,就意味着封闭和绝缘。互联网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生态系统。教育要发展变革,就要敢于容纳一切必要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思维、方法、信息、能量和物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人与人的连接,不仅是物理世界也是虚拟世界社会关系存在的基础。传统师生关系的连接受到明显的时空约束,在校园内的八小时,师生关系处于可见的、连续的强连接状态。八小时以外,当学生走出校园的那一刻,这种连接关系迅速化于无形。互联网能够为师生关系搭建“永不消逝”的连接。这里并不是说老师与学生要处在实时的强制连接状态,而是说互联网为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提供了一种选择和可能,这种可选择的连接能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改进教学、因材施教。推而广之,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不再依靠心灵的无线电波去连接,不再仅仅依靠道德、责任和血缘去维系,互联网让这些连接关系有了真正突破时空限制的、以大数据方式全程记录的载体。当不同教育关系中的主客体都建立了最微观的像素级连接,那么,学校、政府、区域也都会随之建立连接,相应地,机构的决策分析和运行管理模式也会随之变化。例如,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育、交流和语言科学学院的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教授建立全球“云学院”,在英国聘请已经退休的教师组成“奶奶云”,通过“云学院”将奶奶们与印度偏远地区的孩子建立连接,进而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学习计算机、英语、数学等学科。这种全新的师生连接方式减少了教育投入,颠覆了传统教育方法,促进了教育公平。

  互联网建立了学习者和知识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是直接的。传统的连接过程往往是,专家学者写下脑中的想法,编纂成书,然后出版发行,摆在书店中,最终在茫茫书海中为大众所获取。现在的知识连接不用再经过如此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直接在互联网上呈现给学习者。例如,知识社区知乎和果壳上凝聚了大量的草根专家学者,也可称为“知识型网红”,他们以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解答各种问题、传递各种知识,学习者可以无障碍获取。这种连接是双向的。传统的连接是单向的,学习者只是知识的接收者,对接收到的知识他们只有“读权限”、没有“写权限”。现在的连接允许每个学习者通过转发、评论的形式反馈心得体会、意见建议,进而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例如,维基百科遵循“人人都可编辑”的原则,鼓励人们通过知识协作的方式编辑词条,经过近20年的积累,成为互联网上的“大英百科全书”。这种连接是智慧的。传统的连接是模糊的,需要学习者自己去判断和寻找所需的知识。现在,互联网以大数据的方式记录了不同群体的学习行为,从而让连接具备了更丰富的人文属性和生命力。各专业领域中静态固定的知识图谱与各学习群体中动态变化的学习特征结合,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在恰当的时候、依照恰当的顺序、按照恰当的节奏、以恰当的方式、把恰当的内容呈现给恰当的人。例如,美国的K12自适应学习平台Knewton,通过监测、记录、挖掘学生学习过程数据,为学生和知识之间建立了精准连接,根据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使用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因此,从连接的角度看,完全禁止学生用手机、平板电脑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禁用手机等智能终端,就切断了学生和老师、学生和知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高效精准连接。老师和家长应该多引导和帮助学生使用各种互联网产品和工具,开展多样化的学习,真正发挥互联网的连接作用。

  用互联网思维打破教育中的边界

  来自互联网的跨界革命,让传统行业瞠目结舌。跨界促进了创新,释放出巨大的生命力。形式上的跨界,其背后是思维的跨界、方法的跨界和信息的跨界,是资源、责任和权力的重新分配。对于教育来说,就是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方法和工具努力打破教育内外部存在的有形和无形的边界,找到撬动教育变革的临界点。

  第一,打破班级的边界。经过工业革命的打造,学校或班级成为工厂流水线的代名词。老师在台上按照固定的体系、节奏向台下的学生传授知识,锻造出一个个产品——学生。这样,“班级”不仅成为教学的物理边界,也成为知识传授的无形边界。边界以内,老师不变、学生不变,所有内容约定俗成、按部就班。目前,全国很多学校尝试打破班级的边界,尝试推广“走班制”,充分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用“选择走班”代替了传统分班。“走班制”这种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浓烈的学习氛围中不断产生脑力激荡。“走班制”带来了管理模式的变化——学校内部管理机构扁平化,职能化的学部、项目组管理取代了传统的行政班主任、中层、校级的科层制管理,课堂教学主导权放给了每一个学科和每一个老师。

  第二,打破教师的边界。特级教师、骨干教师都被圈在校园围墙之内,耀眼的知识光环和丰富的经验却不能惠及更多的学生。为此,很多地方也尝试让老师们在学校、地区之间流动,但在工资待遇、身份归属等方面存在严峻的挑战,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为此,借用互联网的跨界思维,打破传统教学的边界,开展教师“走网”,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模式。具体来说,教师“走网”,是教师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突破传统物理边界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的教师流动形式,这是一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这里的教师“走网”并不是请老师录录课,然后把课件往网上一放,而是通过职称评定、物质奖励等手段,引导老师真正把互联网当作教学的新阵地,利用互联网把握学生需求、讲授新知识、开展在线答疑等系列教学活动。

  第三,打破知识的边界。任何有利于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的信息都可以称为知识。知识本身是不分学科、无关身份的,但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为了满足专业化的需求,学校、学科衍生出来,专家、学者也衍生出来,知识的边界随之产生。互联网让知识走下神坛,让知识的生产者从专业人士走向大众。事实上,大众中总有一些有专业特长,但并不是大学毕业、也不在科研机构工作的人,如果按照传统的标准和门槛要求,这些人永远不能成为专家学者,永远无法著书立传。但互联网改变了一切,人人可以发表观点,互联网因此成为群体智慧产生和发挥作用的策源地。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已经有很多突破传统、打破知识边界的案例。例如,美国的Skillshare是一个P2P模式的技能分享网站,旨在帮助人们分享技能和知识,缩小社会人群的技能差异。它允许所有人提交申请,创办课堂分享自己的爱好或技能知识;也允许所有人变成学生,从任何人那里学习任何想学习的技能。另一个案例是2015年北京市开展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北京市初一初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高科技企业、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开设的主题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是北京构建开放性教与学教育模式的一次创新,其效果和意义正如北京市教委负责人所说:“这是对广义教育资源的一次整合。对学生来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将没有边界。”

  教育作为一个千百年来国内外智者仁人思考的问题,有着深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互联网打开了一扇窗,使人们得以从更丰富的视角去观察教育;互联网提供了一种可能,使人们得以从更独特的路径去变革教育。因此,从“教育+互联网”到“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文字顺序的改变,更是思考方式、研究范式、发展路径的调整和改变。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