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带动扶贫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经验研究
2020年03月27日 00: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27日第1895期 作者: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周莉

  战胜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和历史性难题。从1996年开始,我国就确定了东西部牵手、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的脱贫战略。24年来,东西部省区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扶贫协作,逐步形成以“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宁夏西海固地区发展起来的“闽宁协作模式”就是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的帮扶模式。通过开展福建宁夏跨省区的对口帮扶,以产业带动扶贫,改善生态环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促进了宁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东西扶贫协作成功实践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模式”,为东西部对口协作扶贫,乃至国际反贫困事业提供了重要经验。
  
  党的坚强领导是对口扶贫协作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中最根本的是党的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为解决西部地区贫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实施了“三西”农业建设项目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千村扶贫开发、百万人口扶贫攻坚、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等系列重大战略。1996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包括4个单列市在内的东部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战略部署。此项战略是希望发挥东南沿海发达省市的经济、人才优势,通过东西部合作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而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因此,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从一开始就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进的。

  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闽宁对口扶贫协作24年来,帮助宁夏减少贫困人口222.4万人,闽宁镇人均年收入从1996年的500元增长到2018年的13174元。“闽宁模式”开创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实践模式,推动了我国扶贫开发机制的创新,是东西部扶贫战略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感召力。
  
  聚焦精准开展多层次的结对帮扶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做好扶贫工作,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关乎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推动了扶贫减贫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精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真正体现了精准扶贫的要求,对口帮扶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持续强化项目投资、产业扶贫、劳务协作、社会帮扶等重点工作,推进结对帮扶向下延伸、精准发力,真正把帮扶精准地用在“造血式”扶贫上,把帮扶措施精准聚焦到最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身上、聚焦到贫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20多年来,福建宁夏两省区始终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方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党政主导、市县结对、部门合作、企业参与、社会帮扶”的合作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原来已经建立的市、县(区)结对帮扶的基础上,闽宁合作进一步向下延伸到乡镇、行政村两个层次的结对帮扶,真正形成扶贫协作的强大合力。在形成市、县、乡、村四层级纵向结对帮扶的同时,闽宁两省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科研院所、各级各类学校和医院之间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横向协作共建,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口扶贫协作机制。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举各方之力全方位的结对帮扶、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
  
  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主战场。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发扬钉钉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20多年来,闽宁两省区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推动建立的对口扶贫协作机制,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在党中央的关心和统一部署下,福建和宁夏建立了长期的对口帮扶关系。福建省为此开展了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从闽宁镇的建设到人员交流,从单向的对口支援到发展互惠互利的投资和商贸,从单一的产业投资到产业园区建设,从加工制造业到农业、旅游业、教育、文化卫生等全领域的合作帮扶,从单向扶贫解困向互利共赢发展,从单一经济援助发展为教育、文化、医疗等多领域合作,从单纯政府对接发展为政府、企业、社会结合的对口协作模式,真正体现了闽宁合作所提出的“东西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要求。
  
  通过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中国共产党扶贫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只有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脱贫相结合,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的成果,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的必然选择。“闽宁模式”以闽宁产业园为协作载体,积极引导福建资本到宁夏投资,立足宁夏的资源禀赋和传统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当地旅游业、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发展。近年来,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充分利用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理优势和宁夏“向西开放”的中阿博览会的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强两省区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联手开拓海外市场。24年弹指一挥间,宁夏闽宁镇已从当初的“天上无鸟飞、地上不长草、风吹砂石跑”,发展到如今“一村一品”初步成型、特色种植产业成果喜人、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壮大、光伏产业突飞猛进、生态环境美丽、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展现了一幅新时代塞上江南的崭新美景。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问题治理机制研究”(2020MYB053)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