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者更好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
2017年12月20日 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0日第1356期 作者:潘文轩

  近十多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工具,将全方位地影响人类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由于人工智能具有替代人类劳动的作用,不少人担心这会导致部分劳动者失去工作。现实中,在某些领域也确实已经出现了人工智能取代劳动力的现象。那么,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会不会引发大规模的失业?智能化时代的劳动力市场究竟会产生哪些变化?它们对劳动者而言是福还是祸?这直接影响到广大劳动者的就业与收入等切身利益,关乎民生福祉,是当前亟待研究与应对的问题。

  主要替代规则性较强的劳动

  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多种人类劳动,但不同类型的劳动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难易程度是有较大差异的。有人可能会认为,越是简单的劳动越容易被替代,而越是复杂的劳动则越不容易被替代;体力劳动相对于脑力劳动更容易被替代。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例如,速记(脑力劳动)相比修理(体力劳动)是更为复杂的劳动,但前者却比后者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某项劳动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难易程度,最主要取决于劳动规则性的强弱——规则性较强的劳动更多按照既定的标准化、程序化规则来执行任务,相对而言较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规则性较弱的劳动,多涉及直觉、沟通、组织、协调并需大量运用创造力、抽象力、情感力,通常缺乏标准化、程序化的规则,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难度较大。

  因此,劳动规则性越强的工作岗位,受人工智能的冲击越大,由此导致失业的可能性越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失业风险的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者,诸如文秘、行政助理、普通会计等工作规则性较强的脑力劳动者,也有较大可能被取代。

  将引发劳动力市场四大结构性变化

  人工智能发展将引发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化,且这种变化具有较鲜明的结构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就业替代和就业创造并存。历史经验表明,技术进步通常会导致一定范围的技术性失业。相比过去的技术进步类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运用范围更广,对就业带来的冲击可能比以往要大得多。然而,人工智能在替代部分劳动、减少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会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直接创造出诸如人工智能研发、使用、监管、培训方面的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和收入增长。人工智能替代部分人类劳动将增加人们的闲暇时间、促使消费需求增长与结构升级,这都有助于增加新的就业机会。

  二是劳动者现有工作结构与性质的改变。人工智能对部分人类劳动的替代,不能简单理解成夺走劳动者就业岗位、造成劳动者失业。现实中,人工智能在很多场合替代的是工作任务而非工作岗位(一个工作岗位通常由几项、十几项甚至几十项工作任务组成)。因此,对相当一部分劳动者而言,人工智能并不会直接造成其失业,而是改变其现有工作的结构和性质——工作任务中非规则性劳动尤其是创造性劳动的比重趋于提高,人机协同工作将逐渐成为一种重要工作模式。另外,由于规则性较强的劳动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再加上人工智能还能完成超过人类体力或脑力负荷的任务,所以对很多劳动者而言,人工智能将辅助或支持其更好地工作,或是减轻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或是提高劳动效率与工作水平,或是增强工作安全性。

  三是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非规则性劳动尤其是非规则性脑力劳动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而对规则性劳动的需求则会显著减少。由人工智能直接创造的新就业岗位,涉及人工智能的研发、使用、监管和培训,它们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自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未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的原有工作岗位,因其工作性质与任务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也会要求劳动者具备更高层次的能力。虽然非规则性的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较难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但对这些劳动的需求并不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因此,人工智能发展总体上是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未来对劳动力的需求将明显偏向于具有更高技能的人才。

  四是高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分化。由于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型特点,高低技能劳动者间将出现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上的分化——高技能的劳动者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则会大幅减少。此外,高低技能劳动者间的工资水平差距也将趋于扩大。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技能”具有新的特殊内涵。根据传统看法,劳动者技能的高低通常由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决定,但这种观点在智能化时代正面临挑战。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一般的知识性和专业性技能越来越容易被智能机器所取代,“高技能”将更多地指向创新能力、学习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完善公共政策助力劳动者共享科技创新红利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本身,而且与公共政策选择密切相关。政府应当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努力减轻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部分劳动者就业和收入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帮助全体劳动者更快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更好掌握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技能。

  第一,健全劳动者就业保护与失业者生活保障机制。可探索引入工作分享制,通过灵活调整现有工作岗位的劳动时间与薪酬,让更多劳动者分享工作,尽可能减少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引致的裁员。同时,继续完善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使低保标准与经济增长保持增速基本同步。

  第二,增强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顺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方式和重点。对于基础教育,要逐步改变过于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要积极优化学科与专业设置,使其更好适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同时,要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创新能力导向、建立劳动者全员终身学习计划,使劳动者能力和素质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

  第三,构建高效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建立适应新技术变革的就业预测和失业预警机制,为教育、培训、就业提供风向标,使各类经济主体提前做好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准备。此外,还应当积极帮助劳动者更顺利地实现就业转换,特别是要重点瞄准流水线工人、窗口服务人员、普通行政文员等较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劳动者群体,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再就业服务。

  第四,合理引导人工智能往增进劳动者利益这一目标发展。技术进步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广大劳动者的福利,使各类劳动者能共享科技创新红利。为此,有必要通过制定倾向性的经济社会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发促进人类与人工智能有效协作的技术与生产模式,引导企业通过组织创新使劳动者与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结合起来,共同创造社会财富。

  第五,完善收入再分配体系。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由于技术性失业、就业转换成本较高、劳动者间技能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工资收入差距有可能趋于扩大。为了避免劳动者间收入两极分化过度,需要通过具有一定累进性的直接税以及向低收入者倾斜的转移支付,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使智能化时代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弱势人群也能适当分享经济发展红利,以此促进共享发展与社会公平。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