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祥栋:从生产要素角度推动能源转型
2017年12月12日 08: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2日第1350期 作者:孙祥栋

  能源政策是国家宏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能源行业的体制转轨与宏观经济体制转轨基本同步。其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途径,逐步由“重数量保障”向“效率提升”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能源工业的发展政策和目标逐渐转向提升能源效率、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替代能源发展、市场机制优化等方面。进入21世纪以后,环境保护被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因此,准确把握能源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能源行业具有行业和要素双重属性

  现代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大致分为三项,分别为劳动力数量、资本存量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等方面,在实证研究中多以“残差项”或“余值”的形式来体现。另有一些研究认为,能源投入是劳动力和资本结合的产物,从而能源只是一种中间产品。但从本质上看,劳动投入和资本形成并非“创造”了能源,而仅仅是“获取”了能源。

  关于宏观经济与能源行业发展的关系,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已有研究大致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聚焦于能源供需预测,主要思路是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环境约束等作为能源供需预测及规划的前置条件,将经济发展作为“能源发展”的因。这类分析忽略了经济增长本身也是“能源发展”的果,从而对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措施、时间节点等要素变化及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缺少必要的分析。二是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工具,检验能源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受指标选取、时间维度等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差异化也较大。有研究认为,能源供需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因;还有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是能源供需的格兰杰因;其他研究则认为,两者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需要指出的是,格兰杰因果关系揭示的是一种“数字”上的因果关系,而非“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能源行业具有双重属性,分别为行业属性和要素属性。从行业属性来看,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子行业,是采掘、采集并开发自然界能源或将自然资源加工转换为燃料和动力的工业,其产品主要包括通过开采获取的“一次能源”和通过加工转换所获得的“二次能源”。从要素属性来看,能源工业的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投入要素,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持续的燃料保障。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显示,煤炭采选产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产品等能源工业产品与非能源工业的关系密切;作为中间投入的能源工业产品数量,远远多于作为最终消费使用的产品数量。因此,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重视能源行业的“生产要素”属性。

  能源转型驱动技术进步

  能源投入、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均为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能源转型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回顾工业革命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能源转型驱动了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其间,煤炭逐渐成为主导能源,并取代了人力、畜力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带动传统的生产和运输方式得以更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快速展开,电力、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技术层出不穷并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其间,能源革命不仅催生了电力、石油、化工、汽车、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还推动了纺织、钢铁、机械、铁路运输等旧的工业部门转型升级;工业重心逐步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快速提升。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多领域创新的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高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能源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撑。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则可以将分散的可再生能源进行收集储存并实现余缺调剂。依托大规模能源供应的城市“集中”生产、生活的现状将得到改变;分散化且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工业生产模式,将逐步取代传统大规模、集中式和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方式。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仍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传播。

  从能源工业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作为“生产要素”的能源产品与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在发展时序、发展规模、发展布局等方面,体现出了较为相似的发展轨迹。在发展时序方面,两类生产要素供应增长均提前于经济增长。能源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为了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能源电力工程一般需要提前建设。劳动力人口则具有客观存在的“成长周期”。1965—1975年间,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为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储备了丰富的劳动力。在发展规模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能源消费以及劳动力人口规模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尤其是2000年以来,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期间以及近两年能源消费增速不断下降。相比之下,我国劳动力人口规模于2013年达到峰值,并于2014年开始下降,达峰的时间提前于能源要素投入。在发展布局方面,由于我国生产资源禀赋中心与经济发展中心呈逆向分布,人口、能源的“孔雀东南飞”是要素流动的常态。但近些年,能源和劳动力流动又同时体现出一些新特点:伴随着产业分布变迁的持续演变,劳动力人口“回流”及“就近打工”的现象较为明显;而能源要素“跨区大规模输送”与“就近分布式发展”并存渐成趋势。

  促进经济优化升级

  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看,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投入品。理解能源行业的发展历程,需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也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按照当前经济发展转型趋势,我国能源需求强度与主要发达国家差距将逐渐缩小。在能源需求结构方面,据估计,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将在2025年左右达峰,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将持续提高。此外,技术进步将不断降低能源生产和加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东部地区作为经济发展中心,能源消费占比保持较高水平,远距离、跨区域的化石能源输送规模趋于饱和。在此背景下,以能源转型为抓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能源要素自身的产出效率。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左右,节能潜力巨大。需要大力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单位能源投入的产出水平。此外,考虑到经济发展的负产品(环境污染问题等)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应在综合考虑经济性与技术性的基础上,优化能源内部结构,降低单位能源投入所产生的负产品。

  二是加强能源要素对其他要素的替代水平。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形势,通过增强能源供需的灵活性,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等手段,构建“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的能源互联网,催生新兴业态,提升传统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对“人”这一生产要素的有效替代,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综上所述,为促进能源行业更好更快发展,需要跳出能源看能源,更加重视能源行业的“生产要素”属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在充分理解能源行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相关能源转型政策与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以能源行业自身变革为抓手,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