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频共振
2021年09月03日 08: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3日第2244期 作者:毋燕

  教育是国之根本,家之重器。近年来,关于子女教育题材的影视剧接连登上各大播放平台,其中涌现出的“爆款剧”因其广大的社会辐射面和强劲的现实穿透力频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尤以2015年的《虎妈猫爸》、2016年的《小别离》、2019年的《小欢喜》《少年派》,以及今年上映的《陪你一起长大》《小舍得》为典型,这些剧集分别从不同的教育节点切入,展现出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全方位呈现当下的教育改革、教育环境以及亲子关系。这些现实题材剧目聚焦时代教育症结,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激发起观众的深层思索和深度反省。

  这些影视剧故事紧贴地气,折射出当前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瓶颈所在,但在获得观众认可的同时,也引来争议。一些观众认为这类关涉子女教育题材的剧目多是在“贩卖焦虑”,消费社会问题,传播消极情绪,对于生活并无多大的启发意义。特别是随着电视剧《小舍得》的剧情进入白热化,这种质疑的声音便甚嚣尘上,大呼“这部剧踩到了全社会的痛点,但也赤裸地贩卖了焦虑,血淋淋展示出本就‘内卷’严重的教育给家庭、孩子带来的压力”。这样的声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观众对文艺作品功能的认知尚存在一些误区。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即文艺工作者要自觉、积极地扎根现实生活,贴近百姓日常,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急百姓之急,忧百姓之忧。唯有这般,方能创作出具有社会温度和现实关怀的作品,才会葆有旺盛的生命力,才会受到百姓的欢迎,也才有可能成为社会向前推进的一种文化力量。

  文艺发展的历史证明,凡是那些秉持人民立场、抒发人民情怀、体恤人民心灵的优秀创作,往往能把人民意志和愿望真正落到实处,能真正地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表现的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主张。

  一部质量上乘的剧作,取胜于精深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即要具有生活质感的主题和鲜活生动的故事,要能捕捉到那些讲故事的艺术。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往往会以一种敢于检视自省的勇气和智慧,以充满爆发力、凝聚力的张力感艺术还原社会百态,表达大众的普遍心声,从而带给观众反观自我的契机、空间以及勇气。这种直面现实的思考将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重要的引领、团结和推动作用。只有敢于直面生活中的难题,才能寻觅到解决困难的良方。观众欢迎的自然也是这类与生活有机契合、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激荡心灵之作。

  同时,我们还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文艺的社会功用和价值。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切合人们精神生活的特殊产品。它不能也不可能提供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最大的功用在于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纾解社会情绪,借助剧中人物故事形成共情,以其思想的敏锐性和前瞻性引领社会观念,最终影响大众价值理念的甄别和理性审视。文艺作品承载的是文化的驱动和思想的革新功能,这是一个渐悟、渐成的过程。

  电视剧《小舍得》聚焦的教育焦虑正是当下许多家庭面临的真实问题。故事从一次家庭聚会开篇,牵引出孩子们“小升初”的教育问题,并且以嵌入式的方式构架起孩子的校内学习与课外补课的成长现状以及一个大家庭三代人的矛盾纠葛,从而抽绎出学校管理、教育培训机构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多元、交叠的张力关系。通过还原年轻父母在子女教育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境,生动展现了教育推进中多个维度的社会生态——夫妻的协作关系、父母之间教育理念的冲突、双职工家庭与工作的平衡、亲子关系的维系等问题,同步共构出子女教育过程中林林总总的复杂关系和各方利益的激烈博弈。故事主题鲜明、社会话题丰富、角色人设刻画入木三分,这都得益于剧作与生活、与社会、与时代的深入对接。

  在艺术化呈现当下“小升初”阶段的社会现实矛盾的同时,剧作传达出温暖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更多地通过温润亮色的镜头语言勾勒家长对待教育从感性、理性到知性的心灵的壮阔波澜,伴随点点滴滴的摸索、反省和矫正,沉淀的是中国百姓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片名中的“舍得”二字,具有辩证的人生哲思和现实主义艺术价值,寄托着剧作对于中国教育的深切叩问和美好憧憬。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延展出了诸多社会性现象,集中表现在为了孩子上学举全家之力购买学区房,为了获得优质资源上各种拼优补习班,乃至与“别人家孩子”攀比后又以成年人自以为是的用心良苦去刺激逼迫孩子,等等。追根溯源,正是在教育升级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双重裹挟下,基础教育的功利化日甚一日,随着各种校外培训班在资本加持下的推波助澜,导致出现了一些畸形的教育观念和匪夷所思的教育行为,家长和孩子们被迫挤到了“教育竞赛”的轨道上。从问题的捕捉到根源的探析,剧作举重若轻地完成了文艺对现实的深度介入和深刻思考。

  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社会对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观的科学认知是教育实施的灵魂。面对困囿,如果一味将这种集体焦虑归责为外在环境形势的压迫,就会不可避免地被裹挟到一种被动的从众教育模式中,焦虑的“雪球”不仅不会消融,反而将愈滚愈大。一个最直观的现象是,诸多家长明明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为了帮助孩子的学习而绞尽脑汁,四处奔波,为什么孩子们却往往难以感受到父母浓烈的爱,甚至一些孩子与家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误解、争吵乃至亲情的决裂呢?教育改革如何在社会变革实践中抉择推进?在子女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如何保持初心,适度平衡“分数”与“快乐”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些是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去积极思考并寻求解决的问题,其中牵扯到社会、教育、道德、法律等方面众多的因素。

  文艺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是我国文艺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从文艺要反映人民的心声来考量,这类具有深度的社会观照和理性价值导向的电视剧,应该是既有意义且有价值的创作实践,可引发出观众如此普遍而强烈的共鸣,对于文艺作品来说,承载的社会内蕴和启蒙力量已然多维而立体。现有的事实是,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转变与推进并非朝夕之功,教育改革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在摸索中不断前行,这就迫切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和积极推动。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同类题材作品传递出的价值观念引导中逐渐共情、增进共识的时候,关涉教育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移风易俗,理念先行。这对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艺作品而言,任重而道远。所幸的是,我们看到这类积极投入生活热情和铺展时代底色的作品正在与日俱增。这些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艺作品,以其对现实覆盖面的增强和对时代的责任担当,强劲地彰显出文艺启迪心灵、凝聚人心、培根铸魂的伟大力量。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