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一亩田园
2020年04月24日 02: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4日总第1914期 作者:路来森

  置一亩田园。

  只因,人渐老。

  田园,无须太大,一亩就好。扎下一圈篱笆,建下一座茅屋,种下一园菜蔬;只想把身心,安放在一个简单宁静,而又自然朴素的地方。

  天光朗朗地照着,四野毫无遮拦;头上是天,脚下是地,放眼四周,是土地,是树林,是远山,是无际的原野;我是天地一“赤子”,脚踏在土地上,与天地相融;生命,开始了自己的回归。

  春天里,翻耕土地,播种土地。铁锨深深地插下,用力一翻,新鲜的泥土就翻上了地面。抓一把泥土,湿湿的、润润的,散发着淡淡的腥味;放在鼻翼间,深深地嗅一下,是泥土的味道,也是春天的味道;手用力一攥,然后舒展手指,看着泥土从指缝间缓缓流下,心,便也油然生发出一份舒畅的感觉。那是一种,心灵对泥土亲近的感觉;那是一种,生命寻找到本源的感觉。

  土地翻好了,整成菜畦,然后,就是播种。篱笆边,种下草花,种下向日葵;菜畦里,种下韭菜、芹菜、菠菜,或者种一畦黄瓜、一畦西红柿……什么都好,随心所欲,自己喜欢的就好。田园里种下的,到底还是一份晚年的自如。

  哎,别忘了在茅屋前,搭起一座棚架;棚架边,再种上几棵葫芦;棚架下,安放一张石桌、几只石凳。

  当夏天到来的时候,田园里,已然青菜满园。

  一场小雨,“唰唰唰”地落着。人,就站在茅屋门口,望着那一亩田园。满是自足,满是闲适。

  弥目是汪汪的绿,连菜畦上面浮泛的水汽,都是绿色的了。那是一种油亮的绿,彰显着生命勃发的力量,鼓动着生命盎然的生机。湿润的空气,在田园里浮荡。空气里,散发着淡淡的生菜香,丝丝缕缕,钻入人的鼻孔,游走在人的肠胃肺腑间,“沁人心脾”或许就是这番情味。

  中午,日头高悬,天气好热。于是,在石桌上,摆下茶壶茶碗。葫芦的藤蔓早已爬满棚架,棚架下绿荫匝地。田野的风吹着,棚架下,独有一番清凉。石桌边,在座的还有邻村的几位乡人,都是上了年纪的乡下老叟,他们也喜欢这方田园的单纯和宁静。一边啜茶,一边闲聊,聊的都是乡人乡事,都是稼穑耕耘,“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古铜、清癯的脸面上,写满淳朴和端厚。人,都是“素心人”,情素,质素,秉性亦素,像一棵草,似一株菜,在天地间自然地存在着。

  风清月白的夏夜,拖一领草席,躺在棚架下。倾听,成为了一种必然。听菜蔬生长的声音,听菜蔬吸水的声音,听蚯蚓钻地的声音,听虫鸣四野的声音;听风、听月,听远处的犬吠鸡鸣,甚至于倾听大地的呼吸声……天籁无穷,人在倾听中,迷恋沉陷。此时,人是自然,自然是人,浑然相融。生命的这种回归,生发出不尽的欢乐。

  这,就是我的一亩田园——生活的田园,心灵的田园。

  也许,冬雪漫漫的时候,我会回到城市。但茅屋还在,田园还在。我知道,下一个春天,我还会回到我的一亩田园。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