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藏不能读也
2020年04月24日 02: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4日总第1914期 作者:萧漓

  自从清人袁枚《黄生借书说》问世,“书非借不能读也”一语便流传甚广,而实贻误天下人不浅。

  当然,也许是读者误会了袁枚,以为袁枚一生的学问真的只是建立在借书读的基础上。其实,他不仅善于借书读,而且也善于购书、藏书而读。这在《黄生借书说》中已有所透露:“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但是不是每一本他都通读过?稍有一点藏书经验的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也是会有的。但可以肯定,他的藏书数量一定可观并且有相当充分的利用,否则,他的诗文不可能达到上乘水准。而他的一部流传至今的《随园诗话》,品评古今诗人、诗作,征引资料成千累万,如果仅靠借书来著书,恐怕不可想象。

  人们还会有这样的体会,借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自己想读的书未必能从别人家借到;二是借到的书未必正好是自己想读的书。除非只是无目的地自由泛览,遇到什么就读什么,而这终究不是就深层次求知识、做学问而言的读书。大凡欲系统掌握一门学问,或有目的、有方向地积累一点知识,乃至要研究某一学科,有一点个人的探索发现,则非自己拿出钱来买书,甚至勤跑书店而不能办到。

  有的人可能仍有疑问:现在城市里的图书馆都建设得比较好,我们大可借助图书馆,那里什么书没有?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的确为广大读者阅读书籍大大提供了方便,为推动全民阅读、提高民族素质架设了桥梁、打开了通道,功莫大焉。但是,即便如此,仍然存在问题:图书馆如果和自己的住处比较近,当然再好不过,确实应该大加利用,但如果距离比较远呢?时间上的花费还是得考虑。那种为了寻觅某一类书,而坐着火车千里迢迢来到大城市图书馆的人,的确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值得大加褒扬,但这毕竟限于研究达到“高精尖”水平的人,而且有时间和旅资才能办到。普通读者不一定非得如此,暇时经常逛逛书店,不断搜罗、购藏所用图书,反而来得方便。

  何况借书来读还存在一个“弊端”不能不提,那就是一般不能在借来的书上做批注,这是对借书给你的人最起码的尊重。这也使我想起在大学读书时的一件往事:我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一本小说,读得兴会淋漓,心情十分激动。一高兴,就将它推荐给了同寝室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读后不仅击节叹赏,而且情不自禁地在书的精彩处一一画上了线条,还不时地写上几句读后的心得。他归还后,我翻了翻书,心便往下一沉,知道恐难完璧归赵了。硬着头皮,惴惴不安地还过去,果然没过几天,系里便通知我上图书馆去一趟。我几无悬念地挨了一顿批评,并要做检讨。可能因检讨书写得比较深刻吧,我幸免被罚款,但图书馆领导仍然教导了我一番:这种损坏图书的行为是不应该的,严重一点说,就是损害公物。

  从此,我凡遇到好书、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书,便多加留意到书店里去搜罗,一本本买来,读时不仅可将一些段落标注出来,还可写上一两句读后的意见;有时读到一首好诗,甚至顺便在一边也写上几句,随后再加以补充、延展,因此得到一首自己的诗歌作品,这样的收获就更令人欣喜。

  有些持“书非借不能读”之见的人,喜欢以钱锺书先生为例来为自己“辩护”。他们会说:钱先生有那么大的学问,人称“文化昆仑”,据说他家就没有多少藏书!他的书都是从他所在单位的图书室里借来读的。确实,钱先生是真正善读书者,他读的书广矣、博矣,但他是充分地利用了图书室的藏书,因为方便,就在本单位,几步之遥,何乐而不为?这样的条件一般读者恐难具备。

  另外,你如果有钱先生那么勤于动笔也好。就我所知,他凡遇有一定深度的图书,都会把重要的观点摘抄下来,并加上从其他书籍看来的类似或相近(当然也包括相反)的看法及自己的意见,日积月累,盈箧满箱,蔚为大观。他去世后,由其夫人杨绛整理出来的《容安馆札记》,就像大型词典那样有好几巨册。这样的功夫真是令人惊叹,也令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望而却步。

  因而,这些年,我一直提倡要藏书而读,数十年来,我本人也一直走在藏书、读书的路上。不算放在老家的两三千册书,来京近30年,我搜罗的图籍大概也在五千册以上了,如果不是居住条件有限,自然不止此数。这些藏书,确实未必都读过,甚至大部分都没有读,但特别想读的部分不仅读过,而且反复读了多遍。想读什么书,可以随时从架上取下来读,不会因为不想读某一本书而这一日就废书不观。许多书,就是随便翻翻或做到所谓那种“斩书头”的读法,也是好的。鲁迅先生不是提倡“开卷有益”么,他之勤于买书,我辈望尘莫及。翻开他的日记,每个月都详细记有书账,任谁见了也会钦佩之至。

  书非藏不能读也。藏书日积月累,有条件置一间藏书室,无事时坐在书室里,看到四壁插架,或站在书架前,偶或取下一册摩挲一番,未尝不是一种享受。久而久之,一种书香便在家庭中、自身上弥漫开来,即便不说“坐拥书城,何假南面而王”,到底可以叫人心定气闲,在这喧嚣的世界,也能从容应对一切。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