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人家有清欢
2019年12月20日 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0日第1841期 作者:尹文雯

  “神存富贵心陶然,诗文歌诵舞蹁跹。疏食饮水传世久,寻常人家有清欢。”这是东北一户人家的“文学宣言”。2018年1月,任职高校写作教师的林超然振臂一呼,家人群起响应,一个名为“林记出品”的原创文学公众号从此登场。

  个人的记忆是历史长河的朵朵浪花。“林家人写林家事”,在亲情慰藉中前行成长的小小公众号,是一家人的精神聚集之地,是彼此敞开心扉、交流心得的文学家园。虽为虚拟空间,实则充满了烟火气,字里行间都是生活“实”的本味,都是人心“暖”的温度。对人生的感悟,对已逝时光的追忆,对经典作品的解读,都令人过目难忘。

  这里有知名作家的淡然随笔,也有恐惧写作者的初次尝试,有文学博士的博闻强记,也有年近耄耋的老人的朴实独白。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歌唱、诵读……“林记”就像一个小小的“杂货铺”,里面的陈设浸润着岁月的幽香,散发着艺术的气息。

  “林记”中,小学二年级只读了58天的孙守云老人的文章总是最为质朴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这种朴实的力量要比华美的文字更有人性的温度和回忆的温度。在老人家的点点回忆中,我们可以看见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在“小事琐记”中,看得出时代留在人身上的深深的烙印。

  《读书记》写的是一个老人家遥不可及的上学梦。“母亲去世,家就天崩地裂了。我上书上学的日子就这样结束了。”对于老人来讲,那是太过遥远的记忆,又是太过清晰的记忆,清晰到连“58天”这个数字都记了大半辈子,因为这是她心底最大的遗憾。出现在文中的“唱书”场景,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不复存在。那个命运多舛的书迷叔叔,在听了“唱书”后的第二天便跳井自尽。“他家尽是糟心事儿,就是听书还能让他觉得活着有点意思。”“如果当初是现在,我也能上学,我要一直读到中学或者大学。可惜的是,压根儿就不会有这个‘如果’。”朴实无华的文字,却重若千钧。

  她的《戒烟》《编织》《后山湾的大火》《敏二大坝》等文章,都通过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着历史。这种“寻根”,既是自我意识的“寻根”,也是个人文化的“寻根”。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历史的一个衣襟,但从这衣襟上的褶皱和陈旧中,却能发现一种特殊的珍贵。

  “林记”始终坚持非虚构原则,不少文章还是“跨界写作”。“抵达幸福的路有两条/一条通向白银纳,一条通向/白银纳的鄂族村/山水在这里向内凹陷/让楼群始终持有/升起的仪式感……”《萨满调》诉说了一个远古的白银纳和神秘的萨满文化。这种“仪式叙事”在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仪式不仅仅是人们的行为,在这行为背后,更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再比如,让吃货们津津乐道的《霜降之后的美味》,又将文学和美食拉在一起,用细腻温婉的回忆向我们呈现了一道道清新淡雅的美味,虽尝不到,却已心驰神往。

  在各学科相互融合的今天,在林家人的文字的涓涓细流中,也汇入了跨界元素。文学与历史本来就是分不开的。“以史写文”未免枯燥乏味,而“以文写史”却充满了趣味,像《求学路上》《颗粒归仓》《岁月深处豆腐香》《银镯子》等,写人叙事中皆为历史,在享受文字给我们带来的美感之时,也嗅得到历史的味道。好似房间里老物件散发出来的气息,不浓烈、不刺鼻,却让人备感舒适和安宁。正如意大利哲学家维柯告诉我们的道理,“感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我们观照世界的角度中,理性固然有着一席之地,但感性的温度和力量却是我们不可小觑的,也更悠远绵长。

  在“林记”诸多文章中,有一篇文章阅读量、转发量极高,大家纷纷表示“读后湿了眼眶”,便是林超然、高方夫妇的同题散文《银婚札记》。林超然的文章略显调皮,有对岳父“恶狠狠”对待的温情回忆,有对夫妻共同走过的旧日时光的感慨,有对女儿的愧疚,还有对贤妻的深深敬意……将一个男人对妻子的爱,对女儿的疼,表现得温婉含蓄,意味隽永。而高方的散文,就颇具“女人味”。她从婚礼那天讲起,也许,在女人的心中,婚礼是自己的一个全新的开始,是走向幸福的起点。回忆中,清苦带着甜蜜,记录了相遇相识相知的30年、相爱相助相守的25载。

  文学与生活从不相悖,现实与理想有时会兼容。在这两篇散文中,我们读到了对于生活的爱、对于伴侣的爱和对于理想、信念永远不屈服的追寻。不知在多年后,他们的《金婚札记》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林记”绝非一个闭环系统,更不会止步于一家人的精神聚餐,成员中的几位老师,特别想借助自己的尝试,来提振学生们写作的信心。写作实践从家庭向学校和社会的有效延伸,或许可以拆穿写作“不可教”“不可学”的观念迷雾。“林记”鼓励学生“拿起笔来”,并愿意成为学生写作道路上的引路者。为此,特别开设了“写作课”专栏,发表“林氏”写作理论、成员的“下水作文”和学生们的试笔之作。

  在“林记”的影响下,学生们纷纷用文字来表情达意。坦言“在高考后从来没有认真写作文章”的他们,从中体味到了文学写作的乐趣。大学写作课最首要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怎么写”,而是要转变他们的思想,使“让我写”变成“我要写”。这种转变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彻底实现,需要众多如“林记出品”这样的自媒体平台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尝试的机会,并加以引导。不再畏惧写作,生活中有了点滴的感悟就能想到用笔记录下来,只有这样,文学的心灵才会不断受到滋养,“我手写我心”才不是空口号。

  林超然曾经说,个人化的写作和集体化的写作应该作为写作意识和写作行为的两条主要线索,二者交织在一起,螺旋上升。“林记出品”既是个人化、家庭化的,也是社会化的。在自媒体上营造一个醉心于文学书写的精神家园,是在充分的身份认同下开掘的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双重实现,更是一条充满奇趣的家庭工坊式写作的探索之旅。这种变个人意识为集体意识的“个人—家庭—社会”书写模式,无疑是我们迈向文化自信的重要尝试。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