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国:从“情动于中”到“天地之心”
2019年05月10日 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10日第1689期 作者:王立国

  《礼记·乐记》《毛诗序》《文心雕龙》分别是论述乐、诗、文的理论著作,尽管所论对象不同,但在某些基本理论观点上有一致之处,如三者的教化功能、内容与形式、美善标准等,皆体现了儒家一以贯之的美学标准。

  在论述乐、诗、文的产生源起时,三作均强调了“心”的作用,表述了心感于物而发的本源思想,对由“心”到“乐”、到“诗”、到“文”的形成过程亦作了具体而微的概述。

  《礼记·乐记》《毛诗序》可解为“人之心”,《文心雕龙》可解为“天地之心”。所谓“天地之心”,盖指与“天、地、人”并称“三才”中的人,言人为“天地之心”,含义大不同。因“心”的含义不同,乐、诗、文三者形成的路径有一致之处的同时,又有细微的差异。

  乐的根本在人心感于外物而发,若没有外物的刺激,则难以成音成乐;诗者,在心时为“志”,以“言”的形式而“发”则成为“诗”;文者,“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人与天地并称“三才”,“天地之心”既实有,那么则可以立言,言立则“文”就呈现了,乃“自然之道”。

  “乐”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声到音然后成乐的过程。“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是说人心为外物所触动,将这种触动以声的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声相应和,产生了高低的变化,具备了一定的曲调,形成了音。然后,“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排列不同的音,伴以干、戚、羽、旄等不同的舞具,就形成了乐。乐是由音而来的,根本在于人心为外物所感,当然,由所感而发为声音,也经历了一个“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的过程。

  诗的产生过程,亦有相类之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是由内心的情志所引发的,存在于心里的情志,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成为“诗”。这相对于乐的产生要简单一些,乐需要经历由声到音然后成乐的过程,而诗只要在内心中有情志的东西,形诸于言即可成为诗。所以,对于“诗”的形成来说,内在的情志非常重要,须“情动于中”,这一点与乐的本源是一致的,即“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诗与乐的外在形式又有相通之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当诗的形式“言”不足以酣畅表达内在的情志时,就咏叹诗歌,进一步歌唱之,再进一步手足舞蹈之。这充分说明了诗与乐、舞作为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在功能上的一致之处,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都围绕“情”而展开,均起源于“情动于中”。

  稍有差异的是,诗所要表现的一方面是“情”,但另一方面更有“志”,要表达的内容更丰富和深刻一些。在内心中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既包含情感,亦可包含志向,总之是在心中蕴蓄已久的。所以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或许比“由声到音到乐”一开始就有着更为成熟的“情志”的成分。

  文在形成的过程中,首先是人为“五行之秀”,乃“天地之心”,接着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作为“天地之心”的人既产生,则(圣人的)语言就产生了,语言产生,那么“文”即可明现了,这也是自然之道。同“此盖道之文也”相应,此为“人之文”,都是合乎自然之道的。

  再者,从自然“动植”之文,推衍到“人文之元”。像动植物这些没有意识的事物,都富有文采,那么人乃有心之生物,怎么会没有“文”呢?进而将“人文”的本原推及到了“神理”,即《文心雕龙·原道》结语所言的“道”。“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指《文言》所体现的所“言”之“文”,是“天地之心”——人的反映。同理,既然为“天地之心”,《河图》《洛书》亦神理,无人堪承担之。同样强调了“天地之心”为“文”的本原,比《礼记·乐记》《毛诗序》所强调的“人心”要抽象和玄妙得多。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天地之心”虽实体为人,但承载或传达的是“天地之道”,是在天地运行中起中心、枢纽作用的“道”?这种“道”,只有圣人才可以得之。这是较为宽泛的对于“文”产生的理解。

  《文心雕龙·情采》将“五音”亦置于“文”的概念中,谓之“声文”,而将“辞章”之文,谓之“情文”,并且强调为“神理之数”,是“道”的体现,同样显示了广义的“文”的概念。

  综上,“乐”与“诗”的产生都是人心感于物而发,虽然其形成过程有差异之处,但都是起源于人的“情”,都是为了充分展现或抒发人的情感;而“文”所承载的是“天地之心”,实体为人,本质是通过人所承载或传达的天地运行的“道”,是由圣人得之而阐发,包含作为“辞章”的“情文”,亦包含“五音”“五色”等天地间有文采的事物。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